第13章 慈悲表演;美女成災;若是滋味;辭書若伴(1 / 3)

盛夏,乞丐成了街頭一景。

關於乞丐的傳說版本眾多,說兩則新的。鬧市區,手機聲大作,眾人皆慌忙摸機,可都沒有對話,互望著納悶間,隻見一乞丐不慌不忙從懷中掏出摩托羅拉新款,邊說邊喜形於色:“什麼,大戶?不用再耗啦?我馬上打的回去。”另一則是,一“小姐”晚上出台,按要求走進一四星級酒店的套房,外間茶幾上好吃好喝琳琅滿目,剛坐定,裏間走出一穿著錦緞睡衣的噴噴香的男人,定睛細看,誰呀,還有誰呀。

我發現,乞丐的行乞法術絕對有行有市,技藝超群。傳統一點的是“苦丐”,抱著或牽著一小孩,涎著一張臉,拿著一個破碗破盆,撲嗵給你一個長跪不起,嘴裏當然還囁嚅著哀求和呻吟;“殘丐”,身上的殘疾令人觸目驚心,獨手獨腳,歪臀吊胯匍匐在地,但有人說冬天裏有假“殘丐”,把一條腿捆後麵再穿一破棉褲,裝相。“賴丐”,你剛要下車或走出門口,他們就撲了過去,抱住你的腿或扯住衣角,不給錢絕不鬆手;“藝丐”,能彈著一架破電子琴唱流行歌曲“當你說愛情沒有對錯我不會再問什麼”,如泣如訴,最能打動人的敏感神經。拉二胡吹笛子的也不少。“藝丐”的手法有“科技含量”,品位上略勝一籌;“學丐”,脖子上掛一牌子或地上擺張紙,上書自己是因家境貧困輟學的有誌氣有孝心的少女,二九花季,萬不得已。但據警方說:“帶走一查,十有八九是瞎掰。”此外還有一種是猛給媒體寫信或上門訴說,請求通過社會救助使自己脫離苦海,這種屬於背對背,可別章另表。

乞丐有礙市容,也是治安隱患,因為他們當中,不少人“兼職”做的也不壞。以乞丐為職業收入顯然很是豐厚,雖不至於個個都像笑話或者傳說中那樣白天行乞晚上作樂,但回老家蓋小洋樓砌高宅院的卻大有人在。城市在一些重要時期總是要動用人力財力收容遣送乞丐,但他們就像路邊野草一樣春風吹又生,而且還連幫帶,滾雪球一樣讓你無可奈何。

很久很久以前,判斷一個人是否心地善良的標準之一就是看他是否願意施舍乞丐。我媽就多次說想當年她們家過年時都給排著隊的乞丐發錢,直至現在,這老太太還是從不讓乞丐空手,甚至還有追著攆著給的時候。而如今,這個標準又可以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社會責任感。生活中,貪富差距那麼大,關注弱勢群體的呼聲那麼高,既然真假乞丐難以辨別,是否懷有一顆同情心也是難能可貴。現在的問題是,麵對乞丐時,大人們總認為自己識破了他們的伎倆,騙我錢?不可能。於是冷漠地沒好氣地表現出自己的優越和藐視。可孩子們則願意掏出零用錢以體驗“付出愛心”的感覺和快樂。此情此景時,大人們為難了,是反對孩子以培養他們的識別能力,還是鼓勵孩子以培養他們的同情心?

某日,我和兒子一塊上街,遭遇乞丐後他掏出l元錢遞上,回頭解釋說:“乞丐是街頭藝術家,他們表演一種叫做‘可憐’的東西,他表演給我們看,又打動了我,所以,我付錢。”我的反應是:“那你是否也在表演你的同情心?誰為你的表演付錢?嗬嗬。”“親娘啊!”我兒子怨憤地喊道!

先生對“色”很是偏愛,前日從北京回來,說在那個頒獎活動期間見到了數不盡的美女,美的程度用“炫”這個字形容最是恰如其分。美女們炫得他3個晚上都想入非非,曲終人散時還生出些黃梁一夢的恍惚和失落來。於是我想起那個鄰居美女,曾問她當模特感受如何?答曰:回到咱院兒回頭率100%,在大街上80%,在北京啥也不是。於是加倍喜歡這個好性情的閨女。美女紮堆,沒陪襯,沒反差,美女的不幸啊!

這些年誰使大灰狼都變成了花狐狸?依我看就是在流行時尚中那些五花八門的打扮。放眼街上的女人,露不露早已不值得探究,即使是最傳統最古板的人也不再對滿大街的吊帶背心和超短裙義憤填膺。而女人關心的是怎麼露,這其中又包括了主體的——露出什麼樣的身體,和客體的——穿什麼樣的衣服來露。因此,問題就分化為時裝和瘦身這兩種令女人殫精竭慮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