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正麵反麵;別墅詠歎;男色未艾(1 / 3)

幾個正在報社實習的學生找我切磋匠術,一個男生問,您是把當記者看成是實現職業理想的載體呢還是僅僅當作謀生的手段?這個理想主義色彩濃鬱的問題有些難以回答,就像對孩子不好解釋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就像不好界定愛情究竟是精神鴉片還是無聊消遣。平心而論,事情的任何一麵都昭示著現實與理想之間正反方向某種很純粹的精神,也如同溫柔和真摯的眉宇間會暗含著鬼祟一樣,絕對的事不好說。

幾年前著名相聲演員牛群曾宣布將自己現有和今後有形無形的資產包括自己死後的遺體全都捐獻給中華慈善總會。此舉一出,全國幾乎所有媒體都在第一時間報道了該消息,在北京的牛群更是被各路記者圍追堵截,他隻好抱著整套公證文件連續召開記者會,解釋哪些是捐獻的有形資產,哪些屬無形資產,勞務所得的專門賬號是什麼,留給妻兒的曾經的財產指什麼,1800元的月工資維持開銷為什麼夠了。他還認真宣讀親筆簽名公證的遺囑:“本人故去不舉行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動,不在任何地點設靈堂,遺體歸故地醫院實習用,用罷一燒一撤即可。”看著都替他累。

自打牛群幾年前去安徽蒙城當掛職副縣長後指責他“作秀”的就沒斷過。那次的捐贈舉動,指責他“裝大蔥”的非議幾乎在瞬間就爆發了,網上來的最快,幾家晨報也在短評中提出質疑。有位電視主持人當日中午說:“牛哥你這是幹嗎呢,捐就捐吧,鬧這麼大動靜,讓人覺得你成心擠兌誰晾誰不是?你以為你能左右什麼呀!”看看,一件天好的事,一邊倒叫好還跟不上趟,偏偏就給人添堵。什麼叫作秀?作秀是表演,假的,牛群這可是玩真的,做的是實事,是真正的無私奉獻。他自己說:“有的人名氣大了有幸福感,有人錢多了就幸福,有人覺得讓別人幸福了自己就幸福,我就覺得讓那些聾啞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樣接受教育並能夠就業,就特別美特別樂。”多數人都承認牛群這件事做的是道行真高,絕對的正麵形象,不過有人硬要往反麵掰他,也沒轍。我為啥說牛群呢,因為他跟我的畫家姑父關係好,姑父送他的高級剪紙作品“牛童牧牛群圖”(牛群的兒子叫牛童)我也要了一幅收藏。近日有消息說牛群現在隱居,拒絕和外界聯係,弄得我挺惦記。

很久沒王海的消息了。還不錯,一本當月號就5折賣的財經雜誌沒忘了他。認為王海今後會像雷鋒一樣隻在3月那個固定的日子被人提及。因為對他的定性長期傷人腦筋。王海是護法打假的英雄呢,還是隻為個人賺錢好鑽空子的投機分子?那些賣假貨的商家因自身短處被揭而盡攻訐之能事,為何一些地方的政府也對王海恨之入骨驅之不及?王海現象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利國利民可以,如果同時有一點利己便難上“正冊”?王海十次百次成為傳媒頭條不錯,但哪一次也不是以標準的“正麵人物”出場,這到底是誰的悲哀呢?wto的大掃帚什麼時候能替王海掃清障礙,為之正名?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說中組部、人事部對幹部任用標準有質的改變。在過去,說誰有長期靠藥物維持的疾病還堅持工作是一種美德,甚至是崇高和偉大。但今後這樣的“正麵人物”要換個角度考慮。因為一個身體和心理不健康的人是不可能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頭腦處理事務的。為了自己的仕途而置黨的事業和公眾利益於不顧,這種帶病工作不值得尊敬,不可提倡。文章說,以後還要限製官員的隱私權。平民百姓的疾病沒有向公眾披露的義務,但是一個官員的健康狀況卻與他的行政能力息息相關,因此有必要呈現透明度。

由此看來,今後對一個官員身體的評價語境將是一個敏感的話題。這種正麵反麵的矛盾又為複雜的人際關係添加了砝碼,比如在一些場合就最好不詢問人家的什麼什麼病好些了麼?你以為是關心、體貼的套磁兒,聽者可能理解的正相反,並因此記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