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午後致富經;經典在民間;城市美人計 (1)(1 / 2)

下午兩點多,我多半雷打不動地坐在餐桌前喝咖啡,以便在半小時後投入那份看著不累實則特累的工作中,而這段悠閑時光陪伴我的還有電視。

有一天看完整點新聞我搜了一遍,發現央視7頻道,就是農業頻道《致富經》欄目正在播福建一女子開“果汁吧”致富的專題片。我曾用10個臍橙才榨了半杯果汁,她能致富必是勾兌水、色素騙人,要麼果汁賣金子價,否則絕不能夠。等看了一會我明白了,人家是引進種植了一種薄皮多汁的水果,幾個就弄一杯,兌水不兌水單定價,好喝成本又低,“吧裏泡”們特認。

第二天那個點兒我看的是荷蘭鮮花出口和肉食品加工的介紹,非常開眼,感慨多多,隻想找我曾經下鋪的姐妹聊聊。有一次她想讓我嫁個荷蘭老頭去國外和她作伴,因時間關係,今兒省了這個話題。又一天,我又定格在“致富經”上,介紹的人是個長相憨厚操純樸東北口音在北京郊區做養狗生意的哈爾濱大哥,看這個片子時我自始至終興趣盎然。從小到大,在我養過的所有寵物中,就數一隻四眼狗最讓我動情傷情。而我最疼愛的外甥要不是家長堅持讓他學法律,沒準去年就牽著他養了6年的“大黑”上陸軍養犬基地了。

話收回,我從這個專題片中學到了如下知識。一,滿洲裏有北方最大的狗市,那裏出售的公狗多是俄羅斯純種,他它們不懂中國話,跟它交流得進俄語速成班,但讓它配種卻不用多言,結局圓滿。二,一種大耳朵長毛的可卡狗是寵物狗中的珍品,分美卡英卡兩種,跟“京哈“有一拚,但京哈愛得腰間盤突出,因為它的皇宮貴族血統使它走路時總昂首挺胸,小門小檻從不肯低下高傲的頭顱。三,腦瓜子愛發熱不行,掙錢心太切不行,沒置死地不彎腰的精神不行。狗市如其他市一樣風雲突變,比如那位大哥傾其所有弄來八條狼狗,當他狗都不如地回到北京時法規已明文:北京不準養身長35厘米以上的寵物犬。結果8條死6條,兩條活的讓住郊區的一位作家買去了,不知是不是童話大王鄭淵潔,兒子說他養的狗跟他一樣名震京城。

沒錯,從此我對這個頻道的節目有些著迷,知道了花邊鴨、蟹味菇、草莓王、牛奶茄子,和茶道是怎樣引進北京的等等。更懂得了要想成功,必經苦其心誌,勞其筋骨的曆煉,有種認識了新朋友忽然見多識廣的感覺。

前某日,看完了一個養柴雞致富的故事後,我馬上做了兩件事,先是給我弟發了個電郵,他在一個依山傍水的山村又買了(租了)500畝地,天天開著車以地主的滿足感去“莊園”考察,認為那最貼近現實的利用價值是請眾親友去登山釣魚,我告訴他趕緊雇幾個人圈幾個場子散養柴雞,閑著也是閑著,試試唄。

再是我給在央視七頻道工作的好朋友在QQ上留了個言,他原本在本市某單位新聞中心幹寫字的活,被哥們以高薪挖北京撰稿去了。我告訴他“致富經”很好看,形式內容貼近百姓,語言生動有趣,不像有些電視節目,把領導同誌說的“人話”都給轉換成“官話”、‘套話’,普通人說話像是照本宣科,無端地讓人莫名其妙,心生鬱悶。

經典二字一直以其傳統的權威的名義傲立江湖,頗有它能打倒你,你卻打不倒它的霸道。比如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曲目、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芭蕾舞劇《天鵝湖》、人藝的話劇《茶館》以及世界頂尖的名牌服飾、瑞士長盛數百年的鍾表,等等等。

印象裏隻有張愛玲對高雅藝術發表過微辭:“交響樂因編起來太複雜,作曲者必須經過艱苦的訓練,以後往往就沉溺於訓練之中,不能自拔。樂隊立誌要把全場聽眾悉數肅清鏟除消滅,而觀眾隻是默默抵抗著,根據經驗,他們知道這音樂是會完的。”“歌劇這種東西是貴重的,也止於貴重。歌劇的故事大都很幼稚,一方麵卻用最複雜最文明的音樂把它放大一千倍來奢侈地表現著,因為不調和,更顯得吃力。‘大’不一定就偉大。”張愛玲是誰呀,她當年紅到戴著玻璃珠也被認為是上等翡翠的地位,若不發表些另類思想與常入有何不同?她的後話是:“經典最大的壞處就是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就會觸怒忠心耿耿維護它的人們。”這個人精,總是一語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