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認識後的第二年早春,有天牟森忽然來電話說他來北戴河拍電影,看能否幫他借輛警車?當刻我就給當公安局長的親戚打了電話,事辦成。幾天後牟森他們就拍完走了,到現在我才知道這部電影的名字,就是獲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23屆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獎的《海鮮》。朱文獨立執導的第一部影片,牟森是製片人。
《海鮮》講述了這麼個故事:小梅,21歲,來自河南,在北京做小姐已經3年。由於和男朋友鬧矛盾,她一時想不開,隻身來到北戴河準備自殺。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臨近春節,北戴河銀裝素裹,遊客稀少。小梅在一家非常安靜的旅館住了下來,去意彷徨。一次意外事件使一個警察鄧某來到了小梅所住的旅館。他注意上了小梅,發現了她的自殺傾向,也一眼認出她小姐的身份。他請小梅在海邊的小餐館吃海鮮,勸說她改變主意,但是小梅走開了。當天晚上,小梅來到另一家旅館換了個名字登記入住。就在她換上婚紗準備吞下安眠藥時,警察鄧某又出現了。鄧某繼續勸說她別幹傻事。小梅否認她的自殺企圖,並請鄧某離開她的房間。鄧某忽生歹念,強奸了小梅。
第二天早晨鄧某開著借來的私家車,帶著小梅四處遊覽和吃海鮮。他還在想用他的方式使小梅打消自殺的念頭。小梅抓住一個機會逃脫了。入夜以後,她怕鄧某再次發現,沒敢在旅館入住,而是在一個通宵營業的錄像廳裏縮了一夜。天亮以後,她搭了一輛巴士去山海關,想到山海關去自殺。沒想到鄧某再次尾隨而至。小梅忍無可忍,和鄧某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其結果竟是鄧某帶著小梅在山海關吃了一頓海鮮,然後一起回北戴河。兩個人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鄧某又把小梅帶到秦始皇求仙入海處去玩,希望她能學學古人,珍惜生命。兩個人對對方的態度都在不斷改變。鄧某甚至萌生了幫助小梅改變生活的想法。仍然鬱鬱寡歡的小梅對鄧某也有了一些信任。但是這一切非常短暫。小梅失手開槍打死了鄧某。殺了警察的小梅奇跡般地鎮定下來,果斷地偽造了現場,連夜逃回了北京,繼續她的妓女生涯。
這部電影目前沒有在國內公映,沒出過碟,盜版的不知道有沒有。
要說明的是,這不是目前形勢下任何人都敢拍手叫好的電影,每個人都能意會出裏麵的問題。就像我對牟森說的,如果它不是那麼那麼敏感,秦皇島自己早就把它炒糊了。——它既不提供纏綿痛苦的感情衝突、波瀾壯闊的精神格鬥,又取消了道德立場和階級屬性。作為以上兩者的十三不靠,《海鮮》堅決地回到身體,圍繞著身體的動機和宿命,借助朱文、牟森慣有的冷幽默敘事技術,發掘著平庸但是可愛的生命力。所以,影片與其說是對生存困境的研究,不如說是對生存本身的讚揚。
老六曾寫道:酒後告別,牟森搖晃著高大的身軀,向家的方向摸去。堅持長距離步行,是他至今得以保持魔鬼身材的秘訣。一次在酒桌上,王小山老師提到,上次牟導喝醉,回家經過街天橋,見到一些建築工人住在橋下,在雨中瑟縮,當即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