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危險年齡 (1)(1 / 3)

作者 許開禎

車子以一百四十碼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疾駛著。透過車窗,遠處的昌靈山越來越近,像一幅油畫,緩緩地在周誌遠眼前展開。蒼鬆翠滴,紫煙繚繞,周誌遠已經聞到佛家勝地厚重的氣息了。

腳下的這條高速公路,正是周誌遠剛剛獲得“魯班”獎的代表工程,也是周誌遠下海經商十多年來最得意的一件作品。每次駛上這條路,周誌遠心裏都會湧上無比的喜悅和難以名狀的激動。想當初方鵬飛還說,誌遠,你放棄吧,你是搞房地產的,公路建設你從未搞過,這可是市裏的重點工程呀。周誌遠好像隻說過一句話,我就不信我拿不下它。實踐證明,周誌遠是對的。他不僅拿下了它,他中標承建的A4標段還一路榮獲了市裏、省裏的年度優質工程獎,不久前又從北京捧回了全省唯一的一尊“魯班”獎獎杯。

對於周誌遠和大洋公司在公路建設中的作為,不僅副市長方鵬飛傻了眼,就連中鐵四局工程指揮部的頭頭們,也覺不可思議。陸副指揮說,行啊,誌遠,這次我服了你,下次我們再比高低如何。周誌遠笑笑,他當然不會在陸副指揮麵前瞎吹牛,陸一鳴是他敬重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男人裏麵的一個,一條路修下來,他和陸一鳴已成了朋友。陸一鳴大他幾歲,是清華的高才生,他們在麵子上互稱老總,私下卻叫起了兄弟。想想一起度過的那段艱苦歲月,兩個人都覺得這份友情格外珍貴,尤其周誌遠,簡直有點感恩陸一鳴。

是陸一鳴給他介紹了孟子坤,一個有點刻板卻十分敬業的高級工程師。正是得益於孟子坤和陸一鳴的全力扶助,周誌遠的大洋公司才在這項備受關注的公路建設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市建築行業的一顆明星。

當然,周誌遠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孟子坤死了!

孟子坤原在省建總公司擔任總工,這些年省建的經營每況愈下,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孟子坤又是個比較頑固的男人,總也不肯到民營公司屈就,哪怕年薪開到五十萬。是一件事促成了周誌遠跟孟子坤的合作。省建總公司好不容易承接了一項涵洞工程,還是陸一鳴的中鐵四局十六項目部以轉包的方式給過去的,但在施工中省建居然沒讓孟子坤擔任技術負責人,而是派了一名鐵道學院的研究生。孟子坤耐不住寂寞,中間以個人名義去現場察看了幾次,每次他都要帶回來一大堆問題,以書麵形式遞交到省建的高層會議上。

省建的領導本來就讓下崗職工鬧得疲憊不堪,現在又出來個孟子坤,動不動講工程質量,講安全隱患,還對整個工程的安全應急預案提出質疑,一氣之下說了句很傷孟子坤自尊的話,你以為有知識就了不起呀,我們現在要的是工程,上萬號人等著吃飯呐!話說完不到半個月,施工現場就出了事故,是特大事故。岩壁冒頂後堵住了作業麵上的二十六個工人,恰恰是那個狗屁不頂的應急預案害了大事。孟子坤聞訊趕去時,二十六個工人已被困在裏麵整整兩天,在現場工人的一再要求下,省建的領導才將孟子坤任命為搶險指揮部副指揮,但一切都遲了。施工中違章作業,安全通道沒有預留,救援設施又跟不上,萬般無奈之下,孟子坤向陸一鳴求援,陸一鳴帶著二百多名搶險人員,奮戰了三天三夜,才將工人們救出。

遺憾的是,有五條生命永遠丟在了涵洞裏。

孟子坤憤而辭職,關在家裏誰也不見,一天到晚趴在網上,跟虛擬的世界對話,半年後陸一鳴敲開了孟子坤的家門,給周誌遠做了引見。也就是那次,周誌遠認識了林婉秋。

司機老範扭頭問,周總,直接上山嗎?

周誌遠收回遐思,見車子已到山下,蔥蔥鬱鬱的昌靈山巍峨地橫在眼前,茂密的森林和叢生的灌木總帶給人綠色和植被的暢想,周誌遠每次經過山下,總要靜下神靜靜地凝望上一會兒。其實昌靈山並不出名,它連省裏的風景名點都夠不上,可周誌遠卻獨獨喜歡這裏。這裏寧靜、安詳,少了塵世的喧囂與嘈雜,多了一份淡泊,多了一份靜思。周誌遠喜歡這兒的博大與深沉,更喜歡這兒超然傲立、不與世爭的灑脫與飄然。他跟妻子肖雅麗結婚的時候,還特意帶著她爬過這座山,那時他還是個一文不名的小職員,肖雅麗更是個初出校門的傻丫頭,兩個人爬到山頂,對著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哇哇大叫。叫累了,就躺在山頂享受風的溫柔。

也許是肖雅麗第一次到這麼原始的地方來吧,大自然的粗獷和野性給了這靦腆女人一種蠱惑,她竟扒了衣服要跟周誌遠做愛。望著綠草叢中白生生的新娘,周誌遠體內的野性也被點燃了,他們瘋狂地糾纏在一起,翻滾在萬丈綠焰之中。在森林濤濤的轟鳴中,他們一次次走向高峰,以十倍、百倍於席夢思床上的激情,在對方的身體中瘋狂地索取或給予。那一次的做愛成為他們做愛史上的一次經典,以至於後來的無數次,肖雅麗總是半饑半渴的提起山上的那次,語氣裏是深深的遺憾和無盡的回戀。而周誌遠則為自己的越來越力不從心感到自責,仿佛昌靈山頂的那次驚濤駭浪用盡了他一生的精血,無論他怎麼努力,再也抵達不了那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