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時間緊迫,但楊景行還是舍不得放棄老師的名分,八點準時到李迎珍家,要給安馨開課了。
安馨上周就回浦海了,一直住在教授家,因為要李迎珍幫忙監視,每隻準學生進行頂多一個時的最基礎的指法練習,其餘時間都不準碰琴。
道理很簡單,如果一直高強度,安馨的一些習慣甚至是毛病就難以糾正,雖然她自己也清楚,但是卻沒有勇氣去麵對糾正習慣必然會產生的那個困難時期,而且一旦開始,也沒人能保證百分百成功。
還好楊景行顯得信心十足,到老師家後先吃點水果喝點冷飲,不急不躁拿出一份譜子讓安馨先看看。
專門針對安馨的練習曲,還挺長的,一百多個節,而且稍微修了下邊幅,兼顧一點藝術性,不是純粹為練而練。
練習曲中並沒啥高超炫技,主要是把安馨的曆史遺留問題集中起來表現,對突出的難點基本上做到全覆蓋。
安馨看了一會後:“謝謝。”
楊景行也學著禮貌:“謝謝嫂子的莎拉,真好吃。”
李迎珍也看看譜子,很快就發現了:“都是你的問題,還有什麼好擔心?。”
安馨嗬嗬,趙興夫哈哈:“作曲家教鋼琴有好處,要推廣……”
開始上課,不急動手,楊景行先和安馨研究譜子,讓安馨自己先,她再補充,比如這幾個節,你在哪些曲子中的什麼地方有些問題,應該怎麼針對,在彈的時候應該想到些什麼,注意什麼,大都是非常細節的東西。
楊景行似乎比自己還了解自己,安馨都有點不好意思了,想岔開話題:“哦,你有什麼東西要給昕婷沒?我一塊寄過去。”
楊景行搖頭:“我沒……你給她寄什麼?吃的?”
安馨點頭:“粽子,真空包裝的那種,上次她那邊的不好吃。孔晨荷給她寄臘肉臘腸了,好貴,兩三公斤東西要一千塊。”
楊景行簡直氣憤:“郵費留著等她回來一頓吃到再也不想吃……上課你還想吃的。”
安馨也嘿嘿……
接下來的計劃是要安馨在兩到三周的時間裏把這首練習曲達標,依然是不準碰其他東西。
真的就是一個節一個節地糾,一上午過去,外麵都通知吃午飯了,譜子才翻了裏兩頁。
楊景行自己斷斷續續來一遍,還附上解提示警告,讓安馨錄音了慢慢聽。
從李迎珍家出來,楊景行還要趕往峨洋。峨洋早已經不跟進戴清了,新的策劃是“民謠”,因為如歌現在有幾個民謠歌手了。
在輝煌酒吧和楊景行交流過的黃倩池早前帶頭分享了自己的幾首作品,對於在旅遊勝地的跑場歌手而言,獲得的肯定和讚譽算是令人驚喜的。然後就有另外的民謠歌手也顯山露水,雖然大家風格迥異高低不平,但是交流得還算愉快。
做民謠專題的建議還是趙程迪提出來的,但是做一個音樂類型對現在的峨洋而言還是太吃力了,所以範圍就壓得很窄,隻針對那些還算是默默無聞的歌手,黃倩池也算是,然後還號召論壇用戶去挖掘發現。
事實證明民謠的受眾還是不少的,現在做得很熱鬧。感覺峨洋的幾個員工和合夥人也都打出配合來了,紛紛感覺自己也在從事音樂藝術工作,有了點氛圍了。
王建賢樂觀地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慶祝如歌網的注冊用戶突破十萬了。不過壓力也隨之而來,公司新購置的服務器比較高級,花了三四萬呢,機房帶寬也要加,又是一筆不的開支。
楊景行雖然不懂但是也要湊熱鬧,陪著合夥人去機房加服務器,漲了見識。
工作之餘王建賢也教教楊景行基礎知識,然後還把自己的了解和想法告訴合夥人,以如歌目前的狀況,平均每IP有五六千個,PV好幾萬,如果把廣告做上去,做得好一點,收入是差不多夠機房開銷的。
王建賢也是為楊景行考慮,網站要長期發展做大做強,總得有來源,業務遲早要做,還不如早點開始走上正軌,相信以如歌網目前表現出來的用戶粘性,肯定能健康發展。
楊景行表示還扛得住,要把創始人不做廣告的情懷堅持下去……
星期下午,楊景行在宏星錄音棚以編曲人的身份給一個二線歌手錄製單曲伴奏。感覺四零二老師已經有點江湖名氣了,歌手還挺客氣的,表示有點羨慕宏星的藝人,有自己的錄音棚,製作老師們也都厲害。
歌手正旁敲側擊的想打聽戴清是真的那麼厲害還是宣傳效果而已,楊景行接到蔣成的電話,蔣成戴清開始對藝術高要求的,居然要好好學一首肖邦夜曲,而且警告老師好好教,因為是要錄節目用的。
楊景行:“我給她打電話。”
蔣成又為難:“那你別是我怎麼了……”
楊景行先問戴清是自己的想法還是別人建議,和譚幕聞商量沒,戴清是節目編導給她的建議,來一首古典的肯定會有效果。
楊景行問:“你和譚姐商量沒?”
戴清:“沒啊,她又不懂。”
楊景行比較溫和地:“她不懂你能走到今?要不要試試,給你換個人,或者你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