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熊輝)
何其芳是中國現當代詩歌史上著名的詩人,他在北京大學讀書期間便在《現代》等雜誌上發表詩歌和散文。1936年他與卞之琳、李廣田的詩歌合集《漢園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畫夢錄》於1937年出版,並獲得《大公報》文藝金獎,1945年出版了詩集《預言》和《夜歌》。何其芳不僅創作了大量優秀的詩歌作品,同時也致力於建構中國新詩格律理論,是中國新詩史上少有的將詩歌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的詩人,何其芳的詩歌作品和理論早已成為學界研究的重要對象。
今年是何其芳先生的百年誕辰。2012年4月6日至8日,由西南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參與主辦、重慶三峽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承辦的"紀念何其芳百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重慶三峽學院隆重召開。中國新詩研究所是國內最早從事新詩研究的實體單位,在建所26年的曆程中,我們秉承呂進先生開創的"上園"道路和"轉換"觀念,成為中國新詩研究版圖上獨具特色的高地。一直以來,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的師生都在不間斷地從事著何其芳研究,取得了諸多可喜的成績,不斷彰顯詩人的曆史意義和當下啟示。本期《詩學》選登了幾篇中國新詩研究所學人研究何其芳的文章:呂進教授的論文《詩體重建視角下的何其芳》主要探討何其芳的詩歌創作和理論對當下詩體建設的積極意義;向天淵教授的論文《精致的姿態:何其芳文學史觀念與方法的譜係學闡釋》主要探討何其芳文學批評體現出來的曆史觀和方法論;熊輝教授的論文《試析何其芳翻譯詩歌的深層動因》主要探討何其芳譯詩與自我情感表達的關聯;白傑先生的論文《"變色"與"色變":文學史敘述中的何其芳》主要討論了何其芳的文學史地位與作家角色的轉換。
特設"紀念何其芳百年誕辰"欄目,以示中國新詩研究所對偉大詩人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