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下一個節目(1)(3 / 3)

聽了朱少懷的話,葛小語說:“要這麼說,我們青聯下屬的幾個協會,這幾年越來越難搞,有幾個連會費都收不上來,要這樣,我這個秘書長就更該打板子了。”朱少懷說:“那可不一樣,協會難搞,這是商品經濟的必然,這個誰都明白,也沒人為難你。但你們青聯最近的對外交流和統戰工作大有成效,上月日本大分市青年企業家組團來市裏,一下子就草簽了一個多億的合同,隻這一項,別說黨組,連市長都得感謝你。這還不說,你把咱們郭書記劉書記弄到新馬泰去逛了一圈,有這個放在那裏,縱有一百個協會搞不起來,黨組誰又會打你板子?”葛小語聽不得這個,忙說:“我可嚴正聲明,郭書記劉書記出國考察的事與我一點關係也沒有,經費是人家企業自願掏的,我就是組組團而已。”朱少懷笑了笑,說:“人家築廟請菩薩,你不燒香還自還願,哪裏找這樣的好事。你放心,這樣的事我也隻是對你說說,第二個人我都不會開口。行了,我找你,可不是和你說這些事的,我有要事告訴你。”

事情是這樣的,時值四季度,團市委黨組打算在今年最後幾個月裏搞一個全市範圍的活動。照說搞活動是共青團的專業,就好比農民生產糧食棉花,工人生產鋼鐵石油汽車,共青團這一行,生產的是活動,活動什麼時候也不會斷茬,但這一次的活動意義非同尋常。最近有些行業情況不大好,很多企業發不出工資,職工人心渙散,團市委有心在這個節骨眼上站出來替市裏分憂解難,在這種情況下,活動的意義就十分微妙,活動搞得好,能把占職工總數一多半的青年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起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可要是搞不好,搞夾生了或是搞砸了,隻會給政府和企業添亂,火上加油。所以,黨組的意思是慎之又慎,活動要搞,但必須具備可行性和預見性,像那種砸鍋鑄招牌的事決不能再幹了。黨組決定先在各職能部門摸一下情況,挑選一個基礎好的活動坯子,作為全市青年活動工程來搞。

另一個背景是,這項活動如果有效益,將作為來年五四的重頭戲。也就是說,哪個部門的活動方案被選中了,哪個部門就成為領銜主演,占盡第二年全市共青團工作的中心舞台。而本屆黨組來年任滿換屆,誰成為這台戲的主角,誰就有可能成為新班子的人選。

在這場競爭主角的鬥爭中,朱少懷選擇了葛小語作為自己的夥伴。按朱少懷的分析,卜克和範國奇因為剛剛演砸過一台戲,近期內再次讓他們擔綱主角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而青少部、青農部、學聯、報社、青少年宮、團校等部門都不可能有什麼作為,剩下的隻有青工部的趙文、葛小語和他朱少懷有可能脫穎而出了。

朱少懷到團市委幹了一屆半了,頭三年由科員科長到副部長,後兩年幹部長,工作中絕對沒有出過大差錯,按說也該往上挪一步了,葛小語來得晚兩年,但成績都在麵上擺著的,趙文的青工部如今是經濟時代的寵兒,事關職工的活動,他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這場競爭的激烈,不言而喻。

葛小語坐在那裏,沒有表態,心裏盤算了一下,覺得青聯不可能是青工部宣傳部的對手,聽以沒有太多的興奮。兩個人又說了一會兒別的事,上班鈴就響了。葛小語下樓去,臨出門時朱少懷在她身後說:“回去把方案推敲一下,至少先要造成三足鼎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