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一段可以信服的史實徐徐展開,中國治水最早最古老的篇章,在神話色彩濃鬱的氛圍裏呈現。大禹作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治水成功的人物,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治水英雄,他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幾千年也不曾被歲月磨損,他頭上的光環照耀了神州大地4000多年!治水讓他獲得了萬民擁戴,治水使他擁有了建立一個國家的威望,是治水讓他萬古流芳!讓他從一個人變成了一位神。
由此可見,水患對於人類的創痛是如此之深,治水對於黎民百姓竟如此之重!
人類最初的記憶,對於自然,總是充滿恐懼與無邊的想象。東西方民族都有與洪水有關的神話與傳說。在那個已經遙遠的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那個洪水滔天的年代是否是自然世界真實的圖景?滔天的洪水給人類帶來了怎樣的生存危機?人類對於水的恐懼從此永不消失,幾乎人類的生存史就是與洪水搏鬥的曆史。拯救世界的英雄都從這滔滔洪水中升華出來。
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在黃河流域,一個古老的部落,聯合10多個部落,自稱為夏。到唐堯、虞舜時期,夏族一位叫禹的人,獲得了帝位,由夏禹到夏桀約四百年間,卻隻有夏禹這樣一個功績卓著的帝王為萬世景仰,頌傳不衰。
然而,這樣一個不為文字記載的朝代,一個與傳說混為一談的遠古,一些神秘的事物永遠隱沒在歲月的深處。無論我們怎麼研究、怎麼尋找,沒有考古的發現,都是徒勞的。我們為了各自利益的所謂研究,都是過去史料的生拚硬湊。我們並不知道《山海經》這樣的奇書,它出自哪裏?像堯、舜這樣最初的帝王,留下了美好的傳說,給權力賦予了善的色彩。他們禪讓的開端被後人讚美,卻永不再現。在那個原始的社會裏,他們日常生活全然被記憶抹去了。像夏朝這樣被曆史確認的朝代,卻再難尋覓它的蹤跡。禹的事跡在大地上風一樣飄揚,卻超出了人的能力的限度,隻有神的能力如白日夢一樣進入人類的精神世界。這一切都在一個時代的命名中成為遙遠的曆史,新石器時代因為文字的缺席,像一團,隻有朦朧的光芒劃過。
二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複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經·海內經》】
那本不是最初的世界,但這是人類有記憶開始的世界,人類世界最早的記憶卻是指向洪水!地震、火山、幹旱、寒冷、瘟疫雖然可怕,但不至於造成觸目驚心的景象,這是以大地為巨型舞台的災難展示,滔滔洪水,天際橫流,樹木倒懸,堤岸崩塌,家園變成澤國,人或為魚鱉。人們對於天地的恐懼,有如螻蟻之麵對江湖。
洪水是怎樣泛濫起來的?也許古人腦海裏會不斷浮現這樣的追問,但古籍中卻找不到明確的記載。《淮南子·本經篇》說是由於共工“振滔”起來的,“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淮南子·本經篇》】。人們那時隻能把一切歸因於神。共工就是這樣橫行霸道的神。
但共工又是受了誰的差遣呢?一個神靈的世界,是否已經建立,像人類社會那樣複雜地運轉,把一場災難演繹得因果清晰?上帝已經在人們心中產生了。洪水泛濫九州,僅僅是因為水神共工的一怒?這裏必須上升到造物主萬能的上帝,是他的慍怒,才可以使生靈塗炭。《書·大禹謨》有“帝【舜】曰:‘來禹,洚水儆予。’”洪水的泛濫已被看做上天的意旨。正如希伯來人關於洪水的神話,那是因為耶和華見人在大地上罪惡極大,心中憂傷,才使洪水毀滅世界。東方傳說中也有說是人類的貪婪,激怒了造物主,於是洪水滔天,淹沒世界。人類從自身的惡裏尋找到原因。
人們對於洪水的恐懼遠遠沒有對於萬能之神上帝的恐懼來得強烈。人們總是相信世界末日的來臨,那些天空中奔來湧去的雲霧,人類無法觸及,如同非現實的存在,在人們抬頭時,它就成為了神秘世界的帷幕。
《孟子·滕文公上》說:“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孟子·滕文公下》中又說:“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
這時期是冰河時代後期,洪水是毀滅世界的強大力量。堯舜時代的這一次洪水,在大旱之後發生,22年不退。暴雨一天天下著,天昏地暗。大地上一片汪洋,幾乎難以覓到土地。“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尚書·堯典》】。這些衣不遮體的人,臉上寫滿了哀愁與苦痛,一群群在水中漂流;山上,那些洞窟裏擠滿了這些無處藏身的人;水中央,那些大樹上,一個個窠巢是人用樹枝搭起的窩。為了活命,禽獸也與人爭奪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