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5年,柳宗元被貶到柳州做刺史。柳宗元是參加朝中的革新派而被貶的。古往今來,真正意義上的革新,是促使社會進步的必須,然而,真正的革新者卻幾乎都是殉道者!有很多人連命都丟了,柳宗元雖被貶到邊遠僻壤,但還是做一方之主,應算萬幸。雖山水遙迢,心意悲切而悵然,但在政治上失意的文人,到柳州仍然大刀闊斧,興利除弊,修整州容,發展生產,興辦學校,釋放奴婢,挖井取水,深得百姓擁戴。雖然他在柳州執政僅四年,便病故於任上,當地居民卻哀悼他,在風景優美的羅池建廟紀念,敬香奉祈。
今天的柳州,於是“山水風光獨秀,人文景觀稱絕”。文化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任何事物如果沒有文化內涵,生命就是短暫的。而柳州市政府和梅雁人攜手,恰恰為柳州人淋漓盡致地演繹了“生活在公園裏”、“把家放在公園裏”的生活品質。因此,人們選擇時尚、舒雅的現代生活的柳州,無疑是最佳的選擇,選擇柳州意味著選擇了生活品位。毫無疑問,興旺之氣環繞,紅花水電工程就是柳州人盼望數年的心血鑄造的精品工程,用一個項目把人脈、水脈、龍脈自然地結合起來,堪稱民心工程。
久居柳州的人都知道,柳江洪水警戒線是81米多。也就是說,洪水來時水太深,威脅日常生活;枯水時節水太淺,江中一派瘦水寒山的滲淡景象。而紅花水電站建成後,市中心的“水頭”則足多了--江麵寬了幾十米,堤下就是一泓碧流,南岸的“外灘”更惟妙惟肖;北岸的柳蔭呈水天一色。從此,龍城成為了國內不多的親水城市,好一派柳江出平湖的妖嬈景色!如今,入夜的江濱公園,清風徐徐,遊人如織。兩岸的彩燈驟然亮起,白天流一汪清碧的柳江,頃刻成了流光溢彩的天河,絢麗的橋虹,璀璨的樓影,全都交織輝映在明鏡似的江水之中,幻化成一個瑰麗無比的夢境。神奇的柳江,在七彩輝映的夜晚,把美麗的柳州城變成了兩座,一座在岸上,一座在水中。
我有好幾年沒有去柳州了。那一天,因公出差,臨江而住,打開賓館的窗戶,突然感到柳江兩岸變了,簡直是“蓄水後的柳江江寬水闊,不是西湖勝似西湖”,漂亮極了!市區柳江河段恰似一個巨大的天然“人工湖泊”,它為人們提供了幹淨的、無汙染的自然水域。一位居民與我談起蓄水前後的變化,他說,親水平台前的水深達到了5米多,但對釣魚影響不大。他經常來釣魚,其實是釣翁之意不在魚,而在乎柳江美景。如今柳江水流平緩,碧波蕩漾,間有魚兒在水中時隱時現,不亦快哉。
一位工程師對我說,紅花水電站每年發電可替代火電標準煤消耗約3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約9500噸,大大降低“酸雨”的侵入,減少大量的廢渣廢水,淨化了柳州空氣和水質。由於柳江水位抬高,從市區柳江上遊新圩至窯埠,全長約17公裏的河段,水體的自淨能力已有所增強,柳江岸邊的河床淤泥會得到有效衝刷。
我在柳州采訪期間,正值CCTV進行西江黃金水道的報道。報道說,柳州港是國家一級口岸,紅花水電站的建設改善柳江108公裏航道。電站建成後,正常蓄水位為77.5米,大大提高了柳江的通航能力。原來隻能通行百噸級船隻的柳江,現在千噸級船隻可從港澳和廣州港直達柳州港,使108公裏柳江成為交通便利的“黃金水道”。
如今,紅花庫區一派碧綠,鋪天蓋地而來;於碧綠中濺出山歌、鳥語,於是水雲動,風色流,一切都鮮活可觸。回到下榻的賓館,想不起船行於何處,船泊於何處,隻是一腦子的水光、水影、水氣、水聲。這就夠了。人在俗世紅塵,奔波得累了,功利世俗的東西多了,麵對這樣的山水、這樣的農民、這樣的歌聲、這樣的笑聲,何嚐不神往於這片工地,神往於這種無求無欲本心自我的生活呢?時不時就想能臨水而居,屋後幾叢翠竹,幾棵橘樹,春天時屋前屋後都是幽幽淡淡的花香,秋天霜後滿樹結實飽滿的紅橘;有一塊不大的花園,長些青菜、青椒、茄子之類,興致來時則撒網捕些小魚小蝦以做下酒小菜。的確,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山山水水,生生世世,人若能除卻欲海裏浮沉的一切,就這樣月白風清地生活下去,所需要了解的隻是生命回到人的本心去,回歸人生的簡樸真誠,複歸於山邊水岸,這是一種多好的“上善若水”的生活啊。
總之,紅花水電站是以發電、航運為主,兼顧灌溉、旅遊、養殖的綜合水利工程,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不可低估。當然,事物都有兩麵性,比如,對水生動物的影響,對原有文物的影響等等,孰重孰輕,就留給後人去評判吧。
生於斯、長於斯的龍城人渴望追尋終身可依的精神家園,渴望讓柳宗元的遺風萬古長存,渴望給豐碩的柳州大地賦予全新的涵義,他們說,怎能僅有雄壯不屈的古風,怎能僅有冒煙的工廠,又怎能沒有和諧美好的環境,怎能丟棄現代時尚的追求,怎能不用行動告訴世人,柳州人不是隻會征戰,不是隻會犧牲;柳州人並沒有僅僅依存曆史,而是緊緊跟著時代的步伐,舊樂翻新曲,博人讚美,給人驚歎,史上濃墨重彩,而今更是風流依舊,坦蕩依舊。
就是這樣曼妙的夜晚,皎潔月光恬恬淡淡,秋日江風輕輕柔柔,約來三兩摯友月下把酒淺酌,溫舊事,品新知,絮絮清談,抑或是什麼都不做,靜靜地聆聽,深深地感受,靈魂的深處就因這樣熨熨帖帖的靜謐和舒適再一次升華,愛在山水之間,和諧的旋律,永恒的主題,像鋼琴名曲秋日私語般緩緩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