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抉擇(1 / 2)

一絲微風吹過,陽光依然和煦的散落在靈藥峰上。一切都未曾改變,或許變的隻是如今兩人而已,年輕道人不可置信般的盯著李慕崖略顯蒼白的臉色,仿佛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般。你說什麼?良久,少年道人才吃驚的說道,飄逸的臉上盡是不可思議,無法置信的神色。或許在他的腦海中永遠也不曾想過,得到的竟是如此的答案。從記事以來,他變被世人所敬仰。一切的歸根結底都是他是修仙者。在他的眼裏,眼前這個漸入中年的侍者,應該感恩戴德,心情激動才是。可是到最後為什麼是這種結果。眼前這位侍者的話似乎對他植入靈魂的理念產生了一絲漣漪。想想亦應如此,世俗之中,有多少人想加入修仙這個行列中來,王侯將相,亡國而不悔。長生,多麼美妙的詞語。這兩個字代表了什麼?也許在無數的人的眼裏,便有無數種答案。然而,不管它的答案有多少?但它首先表達的確是誘惑。可是不管它代表著什麼,但是在這一刻,它所言述的一切中改變不了李慕崖心中的那一份堅定“回家”李慕崖懦懦而又堅強的道。或許是為了說給自己聽吧,也許他也知道這一刻代表著自己放棄了什麼。或許修仙飄渺無常,但至少自己有機會去打開那扇門。但是從未有這一刻他覺得自己如此堅定。眼前的一切似乎都不是以前的那種茫然,如今留在心底的隻是那堅定的呐喊。但不知為何,十年的獨自生活,讓他掛念最多的確是那遠在神州大地另一麵的家。腳下雲海翻騰,藍天一絲不染。山風吹來,此刻似乎吹來了一種慈祥感,猶如小時候母親的手拂過頭頂的感覺。翌日清晨蜀山依然聳立在藍天之下,如此孤傲不言。碎碎點點般的陽光透過茂密叢林的縫隙靜靜地灑落在大地之上。一隻杜鵑靜靜地站立在枝頭,迷醉的看著前方。似是被那自然地氣息徹底同化般,永不願再醒。李慕崖緊緊了背後的包袱,兩手緊緊地抓著生怕丟了似的。裏麵有他這十年付出所得。昨日向前來收拿靈藥的年青道人道明心中所決定以後,道人帶著不可思議的神色,欲言又止,但最後還是沒有再說些什麼便匆匆離去。或許李慕崖的的心裏倒也希望他在說些什麼。當然,年輕道人倒也希望李慕崖再重新考慮一下。隻是最終也沒有再說什麼。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年輕道人卻又折了回來。並帶來了整整五千兩的銀票和一些散碎的銀子。同時亦帶來了一個壞消息,蜀山雖同意李慕崖離去,但修煉法訣必須交回。修真之人最注重門派之見,豈能讓法訣外傳。雖說隻是一入門的低級功法。如晴天霹靂般,重重的擊在李慕崖的心頭,雖說已是做了最壞的打算,但是真到這事到臨頭的時候。還是有些抑製不住的失落。無奈的歎息了一聲,他緩緩的說道:多謝道長。年輕道人似乎仍想說些什麼,卻似乎有些顧忌。但還是忍不住的說道:你可以再想想,你知道你放棄了什麼嗎?人生能麵臨的選擇真的不多。李慕崖沒有言語,這一刻他期盼了多久,這份寂寞與守候。外人根本不足以想象。那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守候與期盼,那是在拿一生在做賭注吧,可是誰知道呢。最終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選擇。決定踏上回家之路。一絲微風吹過,帶著片片腐敗的落葉。最終又回歸了大地的懷抱,似乎在向世人詮釋著什麼。許久,李慕崖才緩緩的道:道長,你看這枯葉,最終不還是哪裏來回哪裏去嗎。年輕道人若有所思的看著那零落的枯葉。楞了片刻突然道:可你有機會做那不落的綠葉。道經上有言,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李慕崖喃喃的重複這句耳熟能詳的話語,竟然癡了。目光及處,是一顆已略顯枯萎的巨樹。葉依然翠綠,隻是主幹之上已是枯萎盡顯。仿佛偶有所悟,李慕崖喃喃的道:葉依然如碧,樹枯時何況?罷了,道長您不必多言,我不悔。年輕道人仿佛沒有聽到他的話,隻是在重複著他剛才所說的話,葉依然如碧,樹枯是何況。仿佛雷鳴電擊般狠狠地擊打在他的靈魂深處。初生的太陽,輕輕的將她的溫暖撒在世人的身上,讓人心生平靜與祥和。李慕崖望著眼前巍峨的蜀山,山依然如故。隻是此刻他心中盡是惆悵,到底為了什麼。似乎是在問眼前這蜀山,又似乎是在問自己。十年的堅持應該是什麼結果。往事如潮,襲上心頭,一時思緒萬千。唉。。。。。。。換來的確是重重的歎息。歎息過後,依然如故轉過頭,似乎是堅定了什麼。他義無反顧的向北而去。十年改變了太多,一切是否如他心中所想,也許隻有天知道吧。隻是不管如何,此刻他心中卻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甜蜜。養劍峰此山便是蜀山眾弟子修行所在,相比靈藥峰的清靜含蓄。此山確是然鬧非凡。從遠處觀看此山的話,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劍,直刺雲霄,陡峭巍峨。無處不顯露著一股淩人的劍意。養劍峰上,座座宮殿依山而建,卻又座座相連,一眼望去不知有多少。初看淩亂無章,若多看幾眼卻又覺得有種說不出的韻味,仿佛這宮殿亦是遵循著某種軌跡。某處宮殿內,一老一少,對立而坐。良久,少年人終是忍不住般道:師傅,您為何同意他下山。原來這少年人正是那日靈藥峰所見的年輕道人。“唉。。。。諸般萬事各有各的緣法,你有何必如此執著。由他去吧”。年老道人眼睛似乎從未抬起過,似乎一切已經不入他心。輕輕的歎息一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