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龍顏怒秦檜罷相(2 / 3)

而此時,張憲和嶽雲受命在街上辦事,剛好經過秦檜府,抬頭看見秦熺正護著一位女人及小孩上了一輛馬車。那張憲一看,就覺得事有蹊蹺,讓嶽雲注意看,嶽雲卻道:“看樣子,他們是秦大人養的小妾吧?”張憲搖了搖頭,道:“你看,那馬夫一看就是金人!還有那匹馬,不像我們這兒的,更像金國的戰馬,還有馬車,風塵仆仆,輪子磨成那樣了,一看就是長途跋涉而來。”

張憲越看越覺得事有蹊蹺,於是吩咐嶽雲悄悄跟上去,查探個究竟,嶽雲領命而去。

他跟蹤秦熺這一行人,看到秦熺將鄭娘娘引到一處樹林裏,鄭娘娘覺得不對勁,還沒反應過來時,可憐他們孤兒寡母就被秦熺給殺了。

那金人馬夫見狀,連忙逃命,秦熺急忙追上,將一把飛刀擲向金人,說時遲那時快,嶽雲拿長槍一擋,將飛刀打落,救了金人,拉其上馬,快馬奔馳,消失在夜色中。秦熺眼見追不上了,惱怒不已,但是回去報告時,還是說將一切解決得幹幹淨淨。

秦檜聽過,方才放心,卸下了一塊心頭大患,於是和王氏好不高興,兩人高枕無憂。到了半夜,突然禦林軍前來敲門,兩人頓時嚇了一跳,大驚失色。

禦林軍將秦檜押到皇宮,趙構的禦書房內,隻見趙構正襟危坐,一見到秦檜便喝問道:“你可知朕深夜召你所為何事?”

秦檜強裝鎮靜道:“臣不敢妄加揣測。”趙構拿起一盞燈,走到秦檜麵前,照著他的臉,細細打量道:“秦大人,今日你家中發生如此大事,你還能如此鎮定自若,朕真不知是該敬你還是懼你?”

秦檜道:“皇上天威難測,豈會懼臣?隻要識臣、用臣,便是臣之大幸。臣家中發生再大的事,隻要有皇上做主,臣便無驚無懼。”趙構冷冷一笑,舉著燈燭走回禦座,背對秦檜,冷喝一聲:“你賣國求榮,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想糊弄朕,你當朕是傻子嗎?!”

秦檜聽過一驚,額頭上滲出豆大的汗珠,急忙跪下道:“皇上,臣正想向你彙報此事!”說著掏出一封奏章,跪行道:“皇上,今日確有金人來臣家中,要誘降微臣,為金國做事,臣決然不從,並且殺了此人。臣已將此事寫於奏折之上,正打算明日早朝向皇上彙報。”姚公公接過奏折,躬身展開放在趙構麵前,趙構乜斜著掃了一眼。

一直站在一旁不說話的嶽飛怕趙構被其蠱惑,連忙奏道:“皇上,秦大人私通金人,為怕敗露,故殺人滅口,望皇上明察!”

秦檜連呼冤枉,道:“皇上,微臣忠心耿耿,從不敢有二誌,還望皇上明鑒。”秦檜聲淚俱下,道:“皇上,臣自五國城逃回這些年來,從歸德到建康,從臨安到海上,無論時局有多艱險,臣一直追隨皇上左右,從未對皇上有半點不忠之心,也從未對大宋有絲毫不義之舉。皇上英明,這一切您應該都看在眼裏。皇上回鑾臨安以來,臣欣逢盛世,蒙皇上龍恩,臣得以為皇上效犬馬之勞,大宋這些年來國泰民安,臣若是私通金人,又何必嘔心瀝血,輔佐皇上?”

一席話說得趙構回想當年與秦檜共患難的情形,心情起伏不定,隻聽秦檜愈加動情道:“若說有罪,臣最大的罪過就是從五國城逃回之時,未帶回二聖和太後。這是微臣終生憾事。臣一直堅持和議,不是懼金,也不是通金,而是希望通過和議,有朝一日,能將太後鑾駕平平安安地迎回大宋!微臣之心,日月可鑒!皇上若還不信,就殺了我……”

嶽飛見趙構心中似有動搖,忙道:“皇上,這些年來,金宼南侵,黎民百姓飽受其苦,臣力主北伐,就是要迎二聖回大宋故土,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然而每次與金人交鋒,敗時未見秦大人有何作為,每到勝時,秦大人便極力議和,秦大人是忠是奸,到底是何居心?!請皇上明鑒!”趙構聽過,沉默了一會兒,向秦檜冷冷道:“秦檜,朕不殺你,也不能用你。朕不想再看到你。”

秦檜連忙磕頭拜謝皇上不殺之恩,嶽飛還想據理力爭,但趙構已然轉身離去,隻好憤恨地向秦檜看去,發現秦檜也正狠狠地瞪著自己。

秦檜罷相不久之後,老皇上宋徽宗的死信便傳到了臨安。趙構悲憤交加,激起北伐之誌,急招嶽飛入朝議事。因淮西軍軍紀散漫,劉光世數次怠戰,宋高宗答應將淮西軍五萬人馬撥交嶽飛帳下。

嶽飛聽到宋高宗欲將宜興淮西軍交給自己,北伐有望,意氣風發,趁尚未北伐的間歇,回到桃溪源看望嶽母、李孝娥她們,這才知道嶽母已生病多時,心裏愧疚不安。但嶽母一見到她的兒子和孫子,精神頭立馬好了很多,連病也輕了,一家人其樂融融。隻有嶽雲一人,心中好不苦惱,發現娟兒老躲著他,這天好不容易見到她,她又甩著臉要走,他一把拉住娟兒的衣袖,叫道:“娟兒——你還在生我的氣,氣我那天的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