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女孩進行科學的性教育
【家教現場】
陳紅現在上初中了,學校開了生理衛生課,這是她每一次接觸性知識。老師清楚地給女孩們講述了性器官、性發育、性衛生及性心理的相關內容,幾堂課下來,陳紅終於明白了“性”的基本概念,也消除了自己的許多好奇心。
陳紅今年14歲,以前她總有很多疑問和好奇,但是她從不敢問父母。有幾次,她試探地問媽媽,也被媽媽嚴厲拒絕了。這些疑問激起了她的好奇心,她也從同學那裏知道了些隻言片語,但是始終都不透徹。陳紅聽完生理衛生課後,心裏長久積壓的疑問一下子全解開了。
【案例解析】
女孩的性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樣,它包括的性的德、智、體、美等幾個方麵,核心內容是性知識和性道德的教育,二者相輔相成。
媽媽是和女孩走得更親密的人,女孩年齡適合後,就要適時告訴女孩相關的性知識,打消女孩的好奇心,讓女孩能夠身心健康地成長。女孩在11到12歲之間,進行性教育最佳,此時女孩的身體開始第二性特征發育,心理也有相應變化。
性知識教育是性道德教育的前提。媽媽先要告訴女孩性器官、性發育、性衛生相關的知識,讓女孩正確了解自己身心變化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性道德,講性衛生。讓女孩學會自愛,是性教育的目的。
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時常會提出關於性的疑問,媽媽要采用自然、溫和的態度,坦誠回答女孩的疑問,不要欺騙女孩。媽媽自然、果斷、明了的回答,會讓女孩更容易接受,也不會產生神秘感和好奇心。女孩從媽媽這裏了解到性知識,比從其他渠道獲得的更安全、健康。
性教育是女孩成長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關係到女孩的身心健康成長。女孩受到良好的性教育,才會尊重異性、愛護異性,也更珍惜自己。
【專家給媽媽的建議】
建議一:讓女孩了解“性”的基本概念
媽媽讓女孩了解“性”的基本概念,消除女孩的好奇心。性的科學知識包括:性的器官、性的發育、性的衛生、性的心理。女孩真正了解了“性”是怎麼回事,也就能破除神秘感和愚昧無知,正確對待自己的身心變化了。
性的知識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樣,不僅要注意科學性,也要講究思想性,媽媽要從效果出發,合理選擇內容及教育方法。
建議二:媽媽要找準女孩的性教育年齡
女孩的性教育過遲過早都不好,最佳年齡是11至12歲。這時女孩開始第二性特征發育,對性的疑惑也在增加,及時了解將有利於女孩身心的健康發育。
陳征現在上六年級了,她的個子長得很快。班上出現了男生喜歡女生的現象,她覺得很奇怪,她回家告訴了媽媽這些小秘密。媽媽便對她說:“這是你們長大的表現,再過半年,你就要上初中了。”
同時,媽媽在聊天中告訴了她一些性知識。陳征一直都很好奇,聽完媽媽講述後,她才終於恍然大悟。她想:上了初中,自己肯定也會對異性產生好感,原來這都是成長中很正常的心理變化。
女孩進入青春發育期後,就需要了解相關的性知識,這樣女孩才能正確、坦然地麵對自己身心上的各種變化。
建議三:對女孩進行性道德教育
性的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女孩進入青春期,了解了相關的性知識後,也要加強性道德教育,避免女孩走上性犯罪的歧途。
陳清上初中了,班上的一個男生喜歡上了她。他一次次給她寫信,都被拒絕,男生為此很生氣。一次,男生在樓梯口堵住女孩,要陳清給一個答複,卻把陳清失手推下了樓梯。陳清不敢宣揚,隻能自己去醫務室上藥。
有了這次經曆後,那個男生更加大膽,他時常在班上對喜歡的女生動手動腳,班上的女生都很討厭他。
女孩的性道德,表現在建立正確的兩性相處關係。女孩要學會珍惜自己、尊重異性、愛護異性,提升自己的意誌和自我控製能力。
建議四:教給女孩正確的性衛生知識
女孩進入青春期後,媽媽要教給女孩正確的性衛生知識,保護女孩的身體健康。對於女孩的一些不良衛生習慣要及時糾正。
劉嬌現在十三歲了,媽媽教給了她很多性衛生知識。她知道了月經期要注意什麼,每天都要勤洗、勤換內衣,不與人發生不潔的性關係等。
劉嬌上初中了,班上的許多女同學都很注意衛生,大家還經常在一起分享心得。青春期的身體健康很重要,尤其是女孩。劉嬌有不懂的問題,也會常谘詢媽媽。
女孩獲取正確的性衛生知識,主要源於母親。媽媽要在女孩步入青春期後,適時告訴女孩這些注意事項,讓女孩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
建議五:正確對待女孩的各種性疑問
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會麵臨各種性疑問,媽媽麵對女孩的提問,要做到以下幾點:用自然、溫和的態度坦誠回答,不要欺騙也不要詳細回答;用科學名詞解釋男女生殖器,並告訴女孩不要隨便玩弄;回答時要堅決、果斷、明了,不引申、不聯想;輕描淡寫地回答,不要營造神秘感。
媽媽用自然大方、恰到好處的表情、語言來解答女孩的各種性疑問,能幫女孩樹立正確的性道德觀,了解到正確的性知識,幫女孩解除各種青春期疑惑。
教會女孩如何跟異性交往
【家教現場】
劉萌現在十六歲了,她隻要和男性說話就會臉紅。媽媽每次看到女兒麵紅耳赤、拘謹、恐懼的樣子,都很替她著急。
劉萌在學校也從不主動和男生說話。有一次,她收到了一封情書,她為此很苦惱。每次看到寫信的男生,她都低著頭走路。男孩主動和她說話,她就很緊張,回答問題時都詞不達意。最後,那個男生覺得和她交往太困難了,也就主動疏遠了劉萌。
劉萌的同性朋友很多,異性朋友卻一個也沒有。劉萌心裏也很想交幾個異性朋友,可是每次都控製不了自己的情緒。她的表現讓異性夥伴很尷尬,她也就漸漸失去了異性朋友。
【案例解析】
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容易出現“異性交往障礙”,無法自然地與異性交往,這會阻礙女孩的健康成長,也不利於女孩建立正確的兩性關係。
女孩在青春期時,心智尚未成熟,容易被情感主導,走入異性交往的誤區。女孩渴望與異性正常交往,卻時常表現得不夠成熟,產生許多“尷尬”場景。學會與異性正常交往,是青春期女孩最迫切的心願。
媽媽要鼓勵女孩與異性進行正常交往。中國父母常常敏感女孩青春期的異性交往,害怕女孩陷入“早戀”。媽媽常常限製女孩與異性關係親密,不鼓勵女孩結交異性朋友,這種教育方式其實是錯誤的,它不利於女孩學會處理兩性關係。
女孩需要異性朋友。研究顯示,異性朋友能給女孩帶來如下益處:帶來穩定感;共度快樂時光;獲得與他人友好相處的經驗;提升理解力和寬容度;掌握社交技能;提供求愛的經驗;培養誠實的道德觀等。
媽媽鼓勵女孩與異性正常交往,教給女孩各種與異性交往的原則,能夠充分滿足女孩青春期與異性交往的好奇心,釋放性心理能量。
【專家給媽媽的建議】
建議一:培養女孩健康的異性交往意識
女孩在與異性交往時要樹立健康的交往意識。不必太拘謹,應該像對待同性一樣自然、大方,過分拘謹會令人生厭。女孩在與異性交往時,不宜太隨便,不宜太冷淡,避免過分親昵等。
媽媽要告訴女孩,在與人交往時,不要把性別作為是否交往的前提。無論男女都應友好相處,這種方式才是健康的異性交往意識。
建議二:學會尊重異性、自珍自愛
女孩與異性交往時,要尊重對方,隻有自尊自重,互相關心、愛護,才能受到對方的歡迎、尊重。不可相互挑逗,侮辱異性,這些方式都不是健康的交往方式。
陳賦現在上高一了,班上的女生都不喜歡他。他和女生交往時太隨便,很喜歡把手放在女同學肩上。誰要和他多說兩句話,他馬上就想賣弄自己。
陳賦喜歡上了班上的王怡,他每天一下課就要圍著她轉。班上有同學說王怡的壞話,他就要和別人過不去。王怡也很反感陳賦的言行,並對他惡語相向,結果因為他,好些女同學都不願意和王怡做朋友了。而陳賦也絲毫沒有收斂自己的言行。
女孩在與異性交往時,自珍自愛、尊重對方,才能被人喜歡。不適宜的言行,會影響女孩的個人形象,也惡化了女孩的人際關係。
建議三:多采用群體、公開的方式交往
女孩與異性交往要注意廣交,多采用群體、公開的方式,不宜進行單獨、長期和單一的異性交往。
陳佑琳有一個幹哥哥叫劉凱,他是班上的體育委員。陳佑琳是個文靜、內向的女孩,她平時不愛說話,劉凱對她比較照顧,她對劉凱也非常依賴。
媽媽發現她經常提到劉凱,對他很崇拜,媽媽害怕她走入“早戀”,便鼓勵她多交異性朋友,多和劉凱參加群體、公開活動。陳佑琳聽從了媽媽的建議,和劉凱一起參加歌詠比賽。詩歌朗誦是她的強項,一輪輪比賽下來,她又結識了幾個異性朋友。
女孩多與異性進行群體、公開的交往,能夠磨煉出兩性交往的技能。女孩也能夠更成熟、理智地處理兩性關係。這種方式,是一種健康的兩性交往方式。
建議四:別輕易判定女孩在“早戀”
女孩與異性交往時,媽媽別緊張。現在的獨生子女多,女孩比較寂寞,女孩與異性交往,大多隻是想多一個玩伴,並非是“早戀”。
王語現在上初一,她每天都和樓下的劉高一同玩,兩個人關係特別好,還時常一起做作業。媽媽覺得兩人很親密,有些擔憂。
有一天,媽媽去學校給王語送衣服,看到王語和一大群男孩在玩籃球,媽媽一下子放心了。原來,自己太多慮了。現在,劉高和王語在一起說笑、打鬧,媽媽再也不多心了。她覺得女孩長大了,能夠處理好同異性的關係了。
女孩與同齡異性間更容易相互吸引,這種現象很正常。媽媽不要把女孩同異性間的來往,都同“早戀”掛鉤。媽媽太敏感,不利於同女孩溝通。青春期的“早戀”
處理不當,是親子矛盾、隔閡的重要原因。
建議五:告訴女孩多交異性朋友的益處
女孩多與異性交往益處多。女孩進入青春期後,渴望與異性多接觸,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能夠掌握兩性交往的技能,獲得穩定的安全感。而且,女孩在與異性相處時會獲得更多的愉悅感。
女孩多與異性交往,能夠提升理解力,讓女孩變得更加寬容大度,自我評價更客觀、更真實,有利於女孩樹立起健康的兩性交往意識。
和女孩一起直麵“早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