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最冤枉的“漢奸”郭嵩燾(1 / 1)

郭嵩燾是晚清外交官,他在參觀英國的炮台時因寒風凜冽,披上一件英國大衣。他去巴西時受國王接見,按慣例他起身致意。在白金漢宮時,郭嵩燾在聽音樂會時看了一下節目單。

這3件事被一個叫劉錫鴻的人告發,並說此3件事足證明郭嵩燾是漢奸,要殺郭嵩燾以謝國人,還好清廷不至如此昏庸,沒殺他。

郭嵩燾在英國寫信給李鴻章說:“我們必須風俗敦厚,人民家給人足,作為基石,然後才可以談富強。堅船利炮是最末微的小事,政治製度才是立國的根本。中國之大患在於士大夫沒見識。”

郭嵩燾出使西洋,見各國之風俗,回國後說:“孔孟欺我也。”

1861年郭嵩燾寫道:“中國對於外國人,可以明目張膽與之劃定章程,而中國一味怕。外國人斷不可欺,而中國一味詐。外國人強大,我們一切都應按道理辦,不可惹怒他們,而中國一味蠻。外國人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製服,而中國一味蠢。真是無可如何。”

1875年郭嵩燾建議把官營輪船交給私營,但清廷不同意,而同年日本政府開始全麵扶植三菱公司。

郭嵩燾是個慢性子,但他對於國家發展卻很能沉住氣,他說:“中國需480年奮鬥和努力才能成為世界強國,學西方軍事30年能初見端倪,學西方製造工業50年能初見成效,辦學校100年培養人才,再用100年蕩滌舊習,再用100年砥礪經營,最後用100年可成世界第一強國。”

郭嵩燾亂世辦外交,被許多文人唾罵,王闓運作對聯諷刺他,“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不容於堯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雖屢遭指責和非難,一生夢想付之東流,但郭嵩燾在臨終前說:“流傳百代千年後,定識人間有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