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手表的秘密 (3)(3 / 3)

1992年到1994年,帝王醫藥狂飆不止,機構熱情,散戶瘋狂。

很快,醫藥行業麵臨嚴峻的生存考驗。那時候,整個中國的醫藥內需還沒有完全打開,藥品銷售在政策上也有一定限製。帝王醫藥對過剩產能毫無察覺。就在帝王醫藥經營剛出現危機的時候,屋漏偏逢連夜雨,殺出一個彙星集團,對帝王醫藥虎視眈眈並發起攻擊。

並購消息一傳出,帝王醫藥上漲勢頭繼而生猛。

與此同時,袁觀潮一手培育的海元證券扶搖直上,很快成了中國標杆券商,掌控了全國90%以上的承銷份額。盡管他們後來隻要中國排名前十的高校畢業的高才生,但應聘人員還是擠破了腦袋。

這段時間,唐子風依舊持續不斷地找著袁觀潮。

袁觀潮終於開口了,但很決絕:“唐子風,你再拉我的話,我們勢不兩立!”

“見一下我一個好哥們兒。”唐子風說。

那是袁觀潮第一次見到那哥們兒,他此前沒見過這個人,盡管江湖上已經充滿了這個人的傳說。傳說歸傳說,袁觀潮還是拒絕了邀請。

他甚至對唐子風怒不可遏:“帝王醫藥這種資質的股票你敢這樣玩,還不夠嗎?”

唐子風倒也坦然:“好吧,反正沒有什麼項目,缺了什麼人,就會幹不了的……”

5個月前。

1995年年初,帝王醫藥的收購局勢變得不明朗起來。當時,正逢一番惡性通貨膨脹,宏觀政策進入緊縮時期,政府高舉控製物價的旗幟。

帝王醫藥是否會被收購的爭議,真正進入白熱化。

機構的多空力量一直爭執不下,但都傾注了全力,形成了兩大陣營。所有矛盾焦點都集中在政府貼補上,這決定著帝王醫藥是否會被成功收購。

空方從市場角度認為,當地政府不會拿出那麼多資金來貼補帝王醫藥,帝王醫藥的賬麵上現金流不足,也看不到具有應對這場惡意收購的實力。

多方則認為,政府不會就此袖手旁觀。

政府公布最終決定的5月29日馬上就要到了,帝王醫藥的股價命懸一線。

就在貼補日前幾天,登門拜訪袁觀潮的資本掮客絡繹不絕,十有八九都是請教袁觀潮關於帝王醫藥的看法,探聽他所了解的地方政府態度。

身為“證券教父”的袁觀潮在市場上擁有很高聲望,在幾次股票出現重大分歧時,最後都是袁觀潮壓對。

不過,袁得魚看到,父親每被問及這個敏感問題時,總是緘默不語,或是顧左右而言他。

一個月前。

4月下旬左右,誰也找不到袁觀潮,他奔嵊泗去了。

袁得魚很能理解袁觀潮為什麼去那裏,這是隔岸觀海。

袁得魚第一次被老師指責是因為自己對同學打架事件置之不理。老師十分生氣,說:“身為班長,怎麼不管好同學?”袁得魚回答說:“老師,你有沒有看到打架的好處?”老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袁得魚聳聳肩:“你看這地上,被他們拖得多幹淨啊……”

袁得魚雖然年幼,但也算耳聽八方,對證券市場也有些粗淺的了解,他不禁問道:“爸爸,帝王醫藥已經熱火朝天,你為什麼跑到這裏來呢?”

袁觀潮說:“你看這證券市場,被他們一夥人搞得多熱鬧呐!”

“爸爸,那你真的不參與帝王醫藥了嗎?”

“古人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況且,這裏距離上海還不到千裏。”

袁觀潮一派氣定神閑:“學不會放下,何以裝得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