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開進了龍華殯儀館,繼續前行,他們的目的地是路盡頭的大廳,從殯儀館大門到盡頭,不過50米的距離,但在今天仿佛無比漫長。
一個戴著黑孝的行人的聲音飄進車來:“袁家是誰?那麼大的排場。”
車子抵達盡頭大廳,這是一個恢宏的送別大廳,大門前還有一個空曠的廣場。
袁得魚一下車,就驚訝於眼前震撼的景象—幾十個身著黑色西裝的男子畢恭畢敬地站立在大廳兩側,像諾曼底登陸戰時黑壓壓的中盟軍團。他們不言不語,卻製造出難以言狀的肅穆的逼人氣勢,一靠近他們,就仿佛被扔進了一個戰後還未打掃的戰場,沉浸於證券曆史上無以複加的集體傷痛。
袁得魚認識他們,他們都是父親在海元證券的舊部。這三天,他們一直陪在父親身邊,自發地成立了喪葬委員會。
這番場景,這些熟識的麵孔,與過往的一幅場景是如此相似,隻是早已物是人非。
袁得魚記得,差不多就在半年多前,同樣還是這些麵孔,出現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廳。
那是上海灘金融界一場歡慶的盛典,全國最大的證券公司—海元證券創立五周年紀念儀式轟轟烈烈地進行著。所有人臉上都寫著“狂歡”,他們都虔誠地期待去開創一個神奇而偉大的時代。
那一天,政府官員們一一亮相,上海灘不少知名的作家也親臨會場,他們之前一同為海元證券歌功頌德,推出了一本書,叫做《海元大業》,不少人現場題詞。有個海派學者洋洋灑灑地大筆一揮,“海元帝國,千秋萬代”……盛典裏最風光的人物莫過於袁觀潮,他站在人群中間,就像是站在全世界的中心,欣喜地回敬著前來敬酒的賓客,一杯接一杯地喝著,滿麵紅光,意氣風發。
“股神!股神!股神!”人們振臂歡呼。
狂歡聲仿佛還近在耳邊。一個幽怨的哭泣聲將袁得魚從回憶中拉了回來。
送別大廳很寬敞,大堂前方,掛著“沉痛悼念袁觀潮先生”白底黑字的橫幅。一副對聯掛在遺照兩旁,筆法瀟灑恣意,上聯是“牧野厚物流金歲月攜安絕塵而去”,下聯是“少年才俊證券英雄望君乘願歸來”。橫幅下是一張巨大的遺照,照片是彩色的。袁觀潮站立在花叢中,笑得一臉燦爛。
袁得魚記得,這是前不久父子倆去廣西旅遊時拍的,他無法想象,就在3個月後,活生生的父親就……
距離9點吊唁的時間,還有半個小時,但整個廣場上,已經漸漸擠滿了來自各地的人們,他們手上都拿著喪葬委員會散發的悼念冊,名字叫做《傳奇一生》。
“他是一個為證券市場而生的人。”《傳奇一生》上的悼念書滿懷深情地寫道,“海元證券從1 000多萬元注冊資金壯大到20多億元,隻花了短短不到5年時間。袁觀潮自1990年擔綱海元證券總裁,一路發展證券發行承銷、資產管理、經紀和證券研究業務。無論是市場低迷,還是景氣高漲,袁觀潮敢闖、敢幹、敢試、敢為天下先。在他的帶領下,海元證券迅速成長為業內翹楚,創造了許多投資神話和經典傳奇……”
舊部們都記得,袁觀潮一心想把海元打造成金融帝國。而隻要是當年身處金融圈的人,誰都忘不了海元的鼎盛時光。他們紛紛議論著—
“海元的招股說明書,可是業內的範本。當年,1/3的招股說明書都是出自海元。”
“全國當時有上千個營業部,海元證券的經紀業務占到全國的70%,現在的老大連10%都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