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五十一 鳳雛出巢(3 / 3)

聽到龐統如此激賞,曹操未免有美中不足之感,於是說道:“先生請不必客套,不備之處還望不吝指教。”

“不,不,我絕不是虛情假意光用美辭甘言說好話討丞相歡心,即使所有高明的兵家搜腸刮肚,也絕對找不出來江岸一帶布陣的缺點呀。”

一席話說得曹操如飲甘飴,他興致勃勃地又引龐統下了山丘,參觀各處的水寨、港岰以及大小兵船的陣勢。

曹操指著江麵上停有二十四艘艨艟戰艦的船陣,得意洋洋地問:“先生覺得我軍的水上城郭如何?”

“啊!”

龐統情不自禁地擊掌讚歎道:“丞相善於用兵早已聲震海內,誰知連水軍的配屬也如此出神入化,真是做夢也沒想到啊!可憐那周瑜,竟還不知天高地厚地自詡水戰舍我其誰——看來直到滅亡之日,他都不會從狂妄自大、執迷不悟中清醒哩!”

回到營中,曹操擺上各色佳肴,再度設宴款待龐統。

席上二人縱橫捭闔,從古代孫吳的兵略說起,又今古對照,對當時諸家的陣法進行了一番分析點評,興之所至,竟絲毫不覺更深夜闌。

其間龐統數次離席走到帳外,不大會兒工夫又回到席上,繼續歡談。

“……嗯,先生氣色不佳,是不是身體不適啊?”

“哦,沒什麼。”

“可是看上去總感覺好像有點勉力難支……”

“大概是舟旅所致罷。我生來最不善水,若是四五日泛舟江上,必定疲頓不堪,渾身綿軟無力……不瞞丞相,剛才出去便是嘔吐來著。”

“這可使不得!立即喚醫者前來,為先生診治一下吧!”

“陣中應該有很多名醫吧?那就煩勞了。”

“先生怎麼曉得我陣中很多名醫?”

“丞相麾下將士大半為北國人,大多不適大江水土及船上的生活。如今硬是將步卒練成水軍,想必與我龐統一樣,除了暈船還會身患奇病,身心俱疲,一旦開戰又豈能使出全力投入作戰?”

龐統的話真正叫投簧對碴兒,不偏不歪將曹操心中的憂思一語道出。

病號頻出,正是曹操目下最大的煩惱。又因病因不明,苦無對策,已然演變成軍中的一大問題。

“依先生之見該怎麼辦?有什麼良策麼?還望先生不吝示教。”初時,曹操還有點吃驚,也有點狼狽,終於他敞開心扉無所顧忌地征詢起龐統的意見來。

龐統點點頭,露出一副理所當然和當仁不讓的神情說道:“丞相布陣兵法奇拔縝密,其精妙幾可謂滴水不漏,可惜隻有一處尚欠周慮,病因便在於此。”

“布陣與病人不斷,二者有什麼關係麼?”

“有關係,而且是大有關係。隻消去除布陣兵法之此一短處,保證不會再有一兵一卒暈船患病!”

“曹某願遵先生教誨。隻是網羅了多名醫生,使用了各種方藥,仍見效甚微。至於病因,隻說是風土相異、水土不服,詳細的則至今不甚了了。”

“北國的中原之兵皆不諳水性,如今長期乘船浮於大江之上,將士們久不腳踏實地,身體自然感覺異樣,加之時遭狂風豪雨襲擾,心氣煩舛,侵入身體,使之分外萎悴疲怠。又兼食欲低下,血液循環變得遲緩,滯積而病——要想祛除此種奇病,最好的辦法莫如讓將士離船登岸,即不治而愈,可是船上不可一日無兵呀。故此,隻要略施一策,對布陣稍加改變即可:首先將大小兵船全部集結於風平浪靜的港灣,再依據船體大小縱橫排列,大船三十為一列,中船五十為一列,小船則相機應變、適當調整,各船之間以鐵鎖係結,首尾相續,船船連環,並以粗繩為扶手,再架設渡橋,使得其上可以自由行走,如此則不僅眾將士,連戰馬也可如履平地般任意往來。即使天候惡劣,大風狂浪,各船也很少顛簸動搖,諸兵士身心舒適,執行軍務也更加順易,自然,也不大會有兵士因暈船而病倒了。”

“太好了!先生之見果然不同凡響!”曹操情不自禁離席稱謝。

龐統卻不以為然地答道:“此不過我一時之淺見,丞相還須深入探究原因,再做賢明考慮。隻是我軍中病人多出之事,萬萬不可讓東吳知悉,但可盡快采取適便的處置,他日必能擊破東吳!”

“是呀,此事若是泄露給敵軍知悉了……”曹操似乎也感覺到事情緊要,於是立刻聽從了龐統的建議,次日便親自走出中軍來到碼頭察看,又召集諸將領,命集中所有鐵匠冶工,開始夜以繼日地打造連環鎖、大釘等連環船陣所需的物什。

龐統一麵悠然做著他的貴客,一麵冷眼旁觀曹軍的動靜,心中不禁竊笑。

這一日,與曹操又暢所欲言聊軍事的時候,龐統忽然開口說道:

“龐某多年夙願終於得償,今日才算真正遇到了名主啊!我雖不才,但甘願在有生之年傾力報效丞相,以表忠節,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依我愚見,東吳諸將中真正從心底敬服大都督周瑜的人並不多,相反,對其心懷忌恨,伺機謀反的倒不在少數,即以大將來說,也恐不下五指。倘若以我的三寸不爛之舌前去說服,相信他們立刻便會豎起反旗,投效到丞相麾下,生擒周瑜也指日可待矣,接下去,更可全力平定劉備了,此乃當務之急——東吳雖是眼前勁敵,劉備也是不可小覷的敵人哪!”

此番話深中肯綮,正說到曹操心坎上,不由地為自己遇到龐統而深感慶幸。於是他豪爽地道:“先生可否再回東吳,招集誌同道合者秘密舉事?如若成功,曹某必當封先生以三公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