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五十四 鐵鎖之陣(1 / 2)

數日後。

水軍大將毛玠、於禁二人恭恭敬敬來到曹操麵前稟告:“江灣上的所有船隻都已配備鐵鎖停當,完全遵照丞相命令,或五十艘、或六十艘連環相結,旌旗戰具,一一齊備,不論何時開戰,我軍準備萬全絕不會出任何差池。”

“太好了!”

曹操立即登上旗艦檢閱水軍,並當場分配職掌。

中央船隊一律張掛黃旗,作為毛玠、於禁所統領的中軍標誌。

前列船隊在檣頭升紅旗,由徐晃任大將。

皂色黑旗的則是呂虔率領的船隊。

船陣左側可見青旗飄揚,乃樂進所率船隊。右側則是一色的白旗,擔任大將的是夏侯淵。

此外,夏侯惇、曹洪各率一隊作為水陸接應,許褚、張遼二位主將則分別擔任往來護衛和監戰使。整個大軍從水上一直排列至岸邊的高地,層層疊疊,陣陣相銜,仿佛沿江而立的重岩疊嶂、奇峰峭岩一般,煞是森嚴雄偉。

曹操以手遮額,信心十足地說道:“迄今為止,我曹操也經曆過無數戰役,但是沒有一次比得上此次這般規模之大、軍備之充盈、準備之細致周密。”

連曹操也詫訝於自己竟如此意興遄飛、氣概吞無。

“時機到了!”

他向三軍號令道。

魏軍的龐大船隊即日開始向東吳迫近。

三通鼓聲為號,水寨的柵門朝三麵敞開,所有船隻一艘不漏地魚貫而出,駛入大江。

這一日,江上風浪滔天,三江航路險惡難行,然而魏軍船隊因各船間首尾鎖結,環環相銜,行走如履平地,故而士氣大振。

曹操喜不自勝道:“龐統所獻計策果然甚妙!”

不過由於風大浪高,持續不止,整個船隊雖順江而下,但也僅僅隻行駛了數十裏,來到烏林的灣口處便落碇停泊了,這一帶的岸上自然仍是曹軍連綿數十裏的要塞。船行至此,距離南岸吳軍的主陣已近在咫尺,若是晴朗的天氣便可曆曆在望。

“丞相,恕臣直言一句,或許丞相又會覺得不吉利而生氣,可眼前這般烈風惡浪,心中難道就一無所慮麼?”

部將程昱忍不住問曹操。

“你有什麼不放心的?”曹操反問道。

“是的。即使這樣的天候下,我軍船隊因首尾連結,船體很少動搖,士卒也無一人暈船,果然不愧是至善至美的良策——可萬一敵軍使用火攻,隻恐就要釀成一場慘禍了!”

“哈哈哈哈!這個嘛不必多慮。眼下是十一月,此季節刮的是西北風,不可能刮東南風。我軍營陣在北岸,吳軍在南岸,若是企圖用火來攻,豈不是引火自焚麼?東吳雖說人才短少,也不至於連個略識氣象和兵法的人也沒有吧!”

“嗯,丞相說得有道理。”

眾將甚是佩服曹操的智慧。事實上,曹操麾下的將士大部分是出生於青州、冀州、徐州、幽州等地的北方人,多不習水上生活,故而對於連環之計鮮有不讚成的。

在等待風平浪靜的這段時間,原先袁紹手下大將、現已改仕曹操的燕人焦觸、張南二人自告奮勇向曹操請命:“我等自幼便習於水性,今願借船艦二十艘,充任序戰的先鋒部隊!”

“你二人不都是北方人麼?借二十艘船有什麼用?萬萬不可視若兒戲,徒令敵軍嗤笑!”曹操將二人訓斥了一通,沒有答應其請戰要求。

焦觸、張南大叫道:“此話太不公道!我二人從小生長於長江畔,駕舟、潛水,無不與在平地上無異。萬一我等吃了敗仗,願受軍法處置!”

“你二人勇氣可嘉,然而性急暴躁輕視自己的性命卻使不得。況且大船、戰艦全都有鐵鎖係結一起,能夠自由活動的,唯有走舸、艨艟了。”

“我等原本便沒有打算借大船或戰艦,隻要求艨艟五六艘、走舸十數艘,合計二十艘便足矣。”

“你等準備如何做?”

“我與張南兵分兩路,突擊至敵陣岸邊,先挫一挫吳軍的銳氣,以揭開大戰的序幕。”

焦觸熱切地答道。禁不住二人懇切要求,曹操終於答應。

“可是二十艘太過冒險。”

為慎重起見,曹操又命文聘率三十艘兵船、加派五百兵士隨行。

在此,對當時船艦的種類及裝備做一簡略說明想必有益無害。

戰艦為當時最巨大、最堅固的船種,首尾各配備有石炮,船舷四周圍以鐵柵,船樓上則布滿弩弓,且有鑼鼓手立於其上指揮各船隻的進退,與今日之戰艦相差無多。

大船乃最普通的船種,相當於今日巡洋艦所扮演的角色,不僅用來水上運送兵力及軍需,更能直接參與作戰,發揮輔戰威力。

艨艟為一種快速中型船,整個船體以強韌的牛皮包裹,專門用以往來穿插於敵大型船隊中,或用作奇襲以攻敵不備,可乘載六七十人。

走舸類似於今日之輕型戰艦,可乘載兵力二十餘人,走舸通常多艘密集散布於江麵,發揮其輕便靈活的特點,或投擲火石,或近身肉搏等,可對敵方大船產生巨大騷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