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都江堰:生命之道(上)(2)(2 / 3)

一位孫姓老者告訴我,他小時候在聚源中學念書時教學樓有四層高,在當時的鄉鎮初中學校裏,是非常氣派的。那些家長會在學校門口的杉木樹下叮囑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學習,將來要像這杉樹一樣,長得高高的,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材。

勤學路和兩旁的杉樹,寄托了全鎮家長們對子女的期望。多少年來,從這條路上走出去的是家長們的榮耀和學生們的理想。但,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的大地震,打破了這種理想和期望:聚源中學的教學樓徹底震坍了,震得極其慘烈,讓人無法理解它為什麼會倒塌得那麼厲害!

而這在之前的所有時間裏,這裏還是歡樂與理想並存著的場所。地震來得太突然!大樓塌得又有些不可思議!

逝者無法給我講述他們的感受,他們的亡靈在天國,有一天我們同在天國的時候,我想她們和他們再向我們講述的時候,天國會下淚雨……

我們所能聽到的是那些幸存的孩子的講述--

初二(8)班一位同學這樣回憶:我們的教室在三樓,靠樓梯口比較近。下午上課大約二十分鍾的時候,教室突然晃動起來。有人說地震了!我們就開始奔跑,我跑得快,一口氣就順著樓梯口跑了出來。跑出來後,我看到有人從二樓、三樓、還有四樓的窗戶內跳下來。有的跌倒了又爬了起來,但高的樓房子裏往下跳的人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夠爬起來的,他們後來幾乎都被壓在倒塌的樓板下。我跑得快,估計才用了幾秒鍾。我是男孩,平時我們同學之間吵吵鬧鬧,經常在樓梯上奔跑,可那一天我跑得特快,所以跑了出來,後來就啥也不知道了……腦子一片空白了!隻聽身後轟的一聲巨響,然後煙塵大得很,等能看得清時,我嚇壞了:我們上課的樓全塌了,我身邊不知什麼時候,有個同學倒在地上,全是血……我一看,雙腿一軟,啥也不知道了。等我醒來時,我爸正背著我往回家的路上走。

初三(4)班的一個同學說:我們班逃出來了一部分,壓在裏麵的很多,後來被救出的一部分,死的很多。我也跑得快,可是當時樓梯口人太多,堵住了,我們隻能從樓上往下跳。我看到有個男同學跳了下去,我也跟著跳,著地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煺可能斷了,但還是站了起來,往前跑了幾步,這個時候樓開始塌了……我回頭一看還有同學在跳,其中還有個女同學,她跳的姿勢不對,當場就伏在地上沒起來,可能摔傷胸脯了。我想去拉她一把,但來不及了,樓塌下來時往我們身上倒,我趕緊朝前撲了幾步,好險哪,一塊大水泥板就倒在我身後不到一米!等我能看清倒塌的樓房時,就再沒見那個女同學,她被壓住了,肯定沒活成。在倒下的樓板的一根鋼筋上,我看到一個同學的大半個身子被挑了起來,她還沒死,渾身在抽動,一會兒就不動了.…一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被老師趕到了操場,坐在地上,想站起來,可腿就是不聽使喚。其實沒多大傷,可就是起不來。眼前老閃著那個女同學痛苦的抽動……

在這倒塌的兩棟教學樓裏分別有該校初二和初三各九個班。每個班的學生平均在六十人左右。5月12日下午第一節課,其中的兩個班在樓外的操場上上體育課,還有一個班在另一棟樓上微機課。這三個班得以全體幸免於難。

在那些從教師辦公室逃離和上體育課的教師的描述中,樓房垮塌的速度很快,隨之騰起巨大的灰塵,整個過程在一兩分鍾內完成,所以樓房垮塌一共有近千名學生和教師埋在裏麵。後來在搶救過程中,看到不少地方都是十幾個、十幾個的孩子一起砸在水泥板底下,其隋景慘不忍睹!

成都一家報社的何三畏,是比較早到聚源中學現場采訪的記者,他用詩意的筆調記錄了當時一位初二同學的震時心境,讀後讓人心酸--

5月12日,星期一,剛剛立夏,以川西平原的天氣來說,稍顯悶熱。都江堰市聚源鎮中學中午的作息時間是,1點40分學生到教室休息,到2點整,再活動一下,2點10分開始上課。也就是說,到地震爆發的2點28分,孩子們上了十八分鍾課。

初中二年級八班第一節是語文課。楊琳同學今天感到很滿意,因為老師一上來就抽了她回答問題,背誦一段你認為最優美的閱讀課文。她準備了好久,可是,老師以前沒有抽到過她。

荷是一種有人性有靈性的植物。如雁排長空,魚翔淺底,駝走沙漠,荷與碧水結不解之緣……今夜在如水的月華下,我在書桌上鋪開綠色的稿紙,如同攤開一湖碧水,那荷則以詩的形狀開在紙上,花蕊便成了詩眼……楊琳喜歡這些句子。可是,她覺得她背的段落太少了,她珍惜老師抽到她的機會,在詩眼那句後麵臨時加了些句子。這篇課文的名字叫《荷》,她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