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近代中國以來,在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下,中華民族麵臨生死存亡的考驗,一批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的先進青少年前赴後繼,以執著的信念,頑強的精神,艱辛探索、不怕犧牲、不懈奮鬥,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終於尋找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在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浴血奮鬥,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鄧小平、陳雲正是這千千萬萬中華民族優秀兒女中最傑出的代表。他們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袖人物,不僅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而且讓中國富了起來,不僅救中華民族於危難之中,更重要的使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重新崛起。
回顧這些領袖少年時,讀一讀他們成長的故事,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民族的自尊,信仰的力量,體會到責任的分量。這裏有“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毛澤東;這裏有“青年齊努力,攜手做先驅”的周恩來;這裏有為“真理而戰鬥”的劉少奇;這裏有“放棄高官厚祿,千裏尋黨選擇革命道路”的朱德;這裏有“尋找整個民族的出路”的任弼時;這裏有“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的鄧小平;這裏有“青年人應當奮發有為”的陳雲……
他們青少年時代奮鬥的故事,不僅是中華民族光輝曆程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更蘊含著對後繼者的期許。毛澤東把青年生動地比作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鄧小平說青年一代的成長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興旺發達的希望所在;江澤民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胡錦濤提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這些寄語與期望,既是曆史的生動寫照、現實的深切呼喚,也是對青年人的殷切期待。任何時候國家和民族的希望都在青年一代身上。青年的命運就是中華民族的命運,青年的未來就是國家的未來。
《領袖少年》這套書不僅僅是追憶領袖成長的曆史,更重要的是激勵後來人,讓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
寫在前麵的話
劉少奇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論家。1898年出生在湖南寧鄉花明樓的一個農民家庭。1921年赴俄學習,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2年回國,後投身工人運動。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6年春起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書記。1938年冬起任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1943年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建國後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是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作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的一生是光輝戰鬥的一生,是為真理不斷求索的一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