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夏敬觀(1 / 2)

江夜

此詩作於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秋,描繪詩人由南京至上海舟中所見的江上夜景。前兩句寫月,後兩句詩人將自己比作在冷眼觀看滿天星鬥的醉翁。

夏敬觀(1875—1953),字劍丞,號盥人、映庵,江西新建人,曾官浙江提使,晚年寓居上海。近代宋派江西詩人,有《忍古樓詩》。缺月初吐山缺月:不圓的月亮,其色黃如酒。

澄江一醉翁澄江:水色清澈的江。醉翁:作者自指,冷眼淡星鬥。

缺月剛從山頭露出,

月亮的顏色如同黃酒。

清澈的江水邊坐著一個醉翁,

他正冷眼看著天上的星鬥。

雨過二首

夏敬觀·雨過二首這兩首詩作於光緒三十四年戊申(1908),描繪了夏日雷雨之後初霽的景象。通篇寫景,意境鮮明。

(一)

雷蘇一雨過雷蘇:雷聲停下來,雲散四壁立四壁立:借用《史記·司馬相如傳》“家徒四壁立”語。

疏溜掛簷端疏溜:稀疏的屋簷水,斜陽拔關入拔關:破門。

雷聲停下,陣雨過後,

散開的雲團如人在四壁站立。

屋簷前掛著一線細疏的水柱,

此時斜陽已破門照入。

(二)

翔鴉入天空翔鴉:飛翔的鴉雀,微若辭秋燕辭:離去。

稍焉落林端稍:逐漸。焉:語助詞,風擁葉片片。

飛入天空的鴉雀,

有點像即將離去的秋燕。

略微在樹林稍頭停息,

隨風吹起樹葉一片片。

夏敬觀·雲棲寺竹徑

雲棲寺竹徑

雲棲寺位於杭州西湖南20公裏五雲山下,相傳為吳越國王於宋乾德五年(969)創建,周圍修竹參天,幽靜秀麗。詩作對雲棲竹徑的佳絕景象作了十分形象、細致的描繪。理安長楠直插地理安:寺名。故址在今杭州九溪十八澗,今已不存。楠:名貴樹木,高者十餘丈。木材堅實芳香,不畏蟲蛀,雲棲大竹高參天。

二寺夐然止聖處夐(xiòng)然:遠遠地,楠不蠹朽竹愈堅。

昔稱理安景無對,未看雲棲真枉然。

頃窺幽徑避白日頃:才,步步到寺循花磚。

又如葺葉作廊覆葺:覆蓋,左右柱立皆修椽修:長。

露骨專車穀壑底,表影累尺僧房巔。

空亭住足一遐想住:同“駐”,停留,夜至風露宜娟娟娟娟:美好貌。

蓮池大師涅槃去蓮池大師:明代高僧,本姓沈,字佛慧,號蓮池。住杭州雲棲寺。弘揚淨土法門,皈依者甚眾。涅槃:佛教用語,指所幻想的超脫生死的境界,也用做“死”(指佛)的代稱,香光寶墨彌新鮮寶墨:指蓮池大師墨跡。

老夫白發回翠葆回翠葆:返黑。葆:草,形容綠鬢,欲借蒲團為坐氈蒲團:信佛的人在打坐和跪拜時,多用蒲草,編成的團形墊具,稱“蒲團”。

人言此寺惟有竹,他景不勝名虛傳他景:另外的景物。

正惟有竹便佳絕,雜樹亦眾何稱焉何稱焉:何足稱道,不值得稱道。!

願筍不盡成竹(zhǔ):斫、砍,連城長到澄江邊澄江:指錢塘江。

理安寺長楠木的根深深紮入地底,

雲棲寺大竹高高聳向雲天。

西個寺均地處聖地但相隔很遠,

楠木不被蟲蠹竹子更實堅。

從前說理安寺景觀無處相比,

未看到雲棲寺也真個是枉然。

才窺見幽徑避開日光,

步步入寺是循而有序的花磚。

又比喻密密枝葉把整個長廊覆蓋,

柱立長廊左右的都是高高的梁椽。

露出骨架的車子一直通到岩穀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