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黑暗中的鬼影(2 / 3)

在洞穴的石壁上有很多人工開鑿的一層層石閣,裏麵同樣擺放著大大小小難以計數的文物。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稀有的動植物標本。

在石閣下麵,還鑿出了便於人們搬運行走的道路。路沿著石閣層層攀升,一直到達洞的最高處。經過粗略估算,在這個洞穴中存放了數以萬計的各種文物!

“這些一定都是從各地非法搜羅來的。”洞裏回蕩著劉隊長的聲音。曆經這麼多的危險,他們終於找到了這個文物的藏匿地點。

“那些走私犯是怎麼把這麼多東西一個個弄來的?把這些文物從各處搜羅來,再運到這個地方……他們能有多少人?”馬陽大惑不解道。

錢芳在一旁道:“看來這個走私集團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能把這麼多文物從各地運來。他們一定在全國都布滿了運送網絡。”

馬陽搖頭道:“那也不可能……這太多了。”他看著多到讓他難以置信的文物。劉隊長沒有說什麼,但很顯然他也對這麼多文物是怎麼運來的也沒有一個合理的答案。他感到這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的走私案件。

錢芳用測距儀測算出洞有一公裏深,而且這不是一個單一的洞穴。在盡頭好像還有一個轉彎。

劉隊長決定帶著刑警們向洞穴深處作進一步的探索,他們希望能夠有新的發現。由於文物種類繁多且數量龐大,他讓馬陽和錢芳先把一部分文物拍攝下來。

“盡量拍,能拍下多少算多少。”劉隊長鼓勵二人道,“不過,不要移動任何一件。”

劉隊長他們離開後,馬陽和錢芳決定分一下工。洞穴地麵的文物由錢芳拍攝,而洞壁石閣中的動植物標本則由馬陽拍攝。

他們都把手電架在攝像機上,黑暗的洞穴裏隻剩下兩個人的手電光相依為伴。在頭盔的顯示屏上,他們看到其中一個顯示著劉隊長他們晃動的手電光。光照到的地方,各種文物鱗次櫛比且映襯著質地不同的光澤。

在拍攝的過程中,馬陽發現石閣並不像下麵看那樣整齊。它們高低凹凸各不相同,基本都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看來它們是依照洞內的地貌而開鑿的。

“這一定是過去就已經開鑿好的,而那些走私犯利用了它……不過,就是不知道這些石閣過去是用來做什麼的。”馬陽一邊拍攝一邊想著。

順著狹窄的石路,馬陽一路拍上去。在鱗次櫛比的石閣中,馬陽忽然看到有幾隻三葉蟲擺放在其中一個石閣裏。其中一隻的背甲呈赭石色表麵光滑潤澤,沿著背甲兩側的背溝為縱軸,兩邊各有對稱的十四條腿。

這隻三葉蟲一下吸引住了馬陽,它最大的與眾不同就在於——它是一個“實物的標本”而不是通常的化石。對於這種在二疊紀晚期便滅絕的無脊椎動物來說,距今2.25億年的時間誰會做這樣一個標本呢?……恐龍嗎?

“莫非三葉蟲並沒有滅絕,而有人幸運地找到了它們並把其中一隻和它的蛻殼做成標本……這怎麼可能呢?如果不是這樣,難道說誰會在三葉蟲還沒有滅絕的史前把它精心製成了一個標本?這不更離奇了。”馬陽胡亂猜想著。這時,他的腦子中忽然閃現出一個念頭:“三葉蟲是最早可以追溯到幾億年前的海生無脊椎動物……那麼,這些標本會不會和那具四億年前的人類化石有什麼關係呢?”

他從攝像機上取下手電,仔細觀察並拍攝了這隻三葉蟲的標本。無論從製作的工藝還是完整程度——它們都太完美了。馬陽注意到最完整的那個是活體的三葉蟲標本,而另外幾個則是它一次次退去的殼。

拍完後,他真想把它帶回去,但想到劉隊長事先已有交待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沿著傾斜的石路上了一層又一層,不知不覺中他已經來到了石閣的最高一層。馬陽先沿著路照了一遍,他注意到在這一排石閣的中間有一處高三米寬一米的石縫。從兩側雕鑿的痕跡看,石縫不像是天然形成的。

馬陽離它還有一段距離,頭盔裏錢芳依舊在一聲不吭地專心拍攝著每件文物。他抬起頭盔的麵罩看了一眼下麵——手電光映襯著錢芳的影子,在或高或低的文物間忽隱忽現。

看到她變小的身影,馬陽這才意識到自己所處的位置已經很高了。

現在,在這黑暗的高處隻有他一個人,而前麵便要經過那個石縫了。這時,他停下來開始猶豫是不是要走過去。他照了照前麵那個石縫,被照亮的邊緣反襯出裏麵更幽深的黑暗。

“這是最後一段了,要不要冒險走過去……”馬陽忽然拿不定主意,“就差這麼一點了……沒準石縫裏會有新的發現,但裏麵會不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危險?……這次收獲已經夠大了,就是不過去也不算什麼損失。再說就是拍了也還是不能把所有的文物都拍下來。下次來再說吧……可是……或許這石縫裏所隱藏的才是最重要的,露掉它將錯過一次絕好的機會……怎麼辦?你害怕了嗎?……要是現在有魏所長在就好了。”馬陽內心非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