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結局(1 / 2)

永嘉四年冬,沉屙難起的永嘉帝終於在病榻上合上了雙眼,與世長辭。

盡管趙氏法陣已破,魔咒消除,然而永嘉帝的病情卻委實太重,無法再逆轉。能拖了一年多,已經是邀天之幸。

在這一年裏,監國公主雲若辰徹底鞏固了自己在朝中的權勢,將外朝與內廷的勢力都收入囊中,在幾大利益集團之間尋找到了微妙的平衡。

皇帝大行,遺詔令皇太子雲耀繼位。由於太子僅有六歲,遺詔中明確令十五歲的華容公主由監國公主而至攝政長公主,輔佐新帝,垂簾聽政。

新皇繼位,年號明光。登基大典之日,年幼的明光帝與長姐攜手上朝,姐弟倆同朝理政的格局就此確立。

朝中自然有不同的聲音,士林與民間,自然也是議論紛紛。

但此時的雲若辰早不是當年的小公主,她已經有能力通過眾多明裏暗裏的支持者來控製朝廷與鄉野之間的輿論。

北商黨不可避免地式微,以楚青波和趙玄為代表的東南豪族,正式崛起。

然而雲若辰仍然注意不讓東南人的勢力坐大,對北商一係的官員,也沒有趕盡殺絕。隻有幾個集團繼續相爭相殺,才符合她這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的利益。

在度過了兩年的平緩期之後,雲若辰終於撕開了她溫和淡定的麵紗,開始逐項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觸動了許多當朝大佬的利益,又一波反對雲若辰監國的聲浪湧起,而雲若辰怡然無懼。

在一次次朝堂鬥爭中,她的勢力反而更加強盛。

而由於連續兩年旱澇災害減少,民間得到休養生息,雲若辰在百姓之中的口碑也開始朝著好的方向轉變。

大家都慢慢接受了這位長公主的統治,盡管每天都有新問題在出現,她都能以充沛的精力與高超的智慧來逐一解決。即使一時解決不了,她也能選派適合的人手來做長線的布置,以期將來能夠在適當的時機將事情變得更好。

人們以為她是在為自己的勢力不斷努力,卻隻有極少數人知道,雲若辰隻是……心疼她的弟弟。

她想交給她的星兒,一個比之前更好的天下,讓星兒真正當政時能夠更輕鬆一些。

不是沒有人想挑撥雲耀與她的關係。總有些野心勃勃的人,認為年幼的皇帝並無主見,隻要離間了他和權勢日益膨脹的長公主,自然就能從中撈到好處。

這麼想的人很多,實踐的也不少,但下場都很悲慘。

而雲耀,從沒懷疑過姐姐對自己的愛。

他靜靜地呆在深宮裏,刻苦研讀經史,學習帝王之術。當然,也會跟著禁衛大統領郭錚每日鍛煉身體。

沒有了趙家法陣的詛咒,又有雲若辰在為他精心調養,雲耀的身體一天比一天更健康。

明光三年冬,京城發生了一件大事。

十八歲的攝政長公主終於成親,與當年訂下的駙馬葉慎言完婚。本來慶朝貴女十五六歲就能出嫁,但因為要守孝,華容長公主的婚事推遲了整整三年。

長公主的婚禮非常低調,與她權傾天下的勢力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京城人民的想象中,他們美麗又威嚴的長公主殿下,應該十裏紅妝,鮮花墊道,在喧天的鑼鼓與滿城焰火中被抬入公主府,流水席連開三天三夜……

然而雲若辰讓他們失望了,她的婚事,並不比一般的公主更鋪張,甚至還更簡單了些。

賓客也隻有最親近的一些臣子,還有朋友。

洞房花燭夜,紀嘉凝帶著宮娥內侍們退下,新房裏隻留下新婚夫婦兩人,不像一些達官顯貴家裏還要丫鬟在屋裏伺候。

雲若辰早卸了妝,隻披著薄薄的一件中衣,倚在床邊喝茶。

屋裏四角都燃著暖爐,即使沒有這些東西,以她如今深厚的修為,也絲毫不會畏懼這丁點寒氣。

這些年,朝政再忙,她也不曾放鬆過修行。現在的她,武力已達到了宗師級的境界,但居然還比葉慎言更遜一線。

葉慎言在這幾年裏,功力突飛猛進,基本上逼近當年聶深的修為。他並沒有一直守在京城,而是在聽雨樓中接管了聶深掌握的部分工作,在各地曆練,執行任務。

空有想要守護重要的人的決心,而沒有相應的實力,是無法成為真正的守護者的。

那年從草原歸來,葉慎言回到聽雨樓,給葉樅帶了一小撮聶深的骨灰,裝在一個小小的瓷瓶裏。

葉樅將自己關在房中七天七夜,不許任何人打擾。

葉慎言很擔心葉樅會憂傷過度做出什麼驚人的大事,比如朝雲若辰泄憤,想要殺死雲若辰之類的……不過葉樅出來後,表情卻平靜得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聽雨樓的樓主,自此隻剩他一個人。而葉樅也對葉慎言說過,他不打算再收弟子,以後聽雨樓,就交給葉慎言來傳承了。

雖然不知葉樅內心深處的複雜想法,但葉慎言能感受到他對雲若辰並沒有敵意。於是兩造之間,仍然有著種種合作。葉樅也沒反對過葉慎言用聽雨樓的勢力來幫助雲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