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到這裏,我的眼前又浮現出一個個朋友的麵孔,他們的音容笑貌,他們的緊緊握手,他們的諄諄教導,使我感動,使我鼓舞,使我熱血沸騰!鼓勵、幫助過我的朋友實在太多太多,我無法一一列出他們的名字,但我必須說一說兩位上將——李繼耐和周克玉。關鍵時刻,沒有他們的鼓勵和幫助,我恐怕支持不下去,甚至早已倒下了。
我認識李繼耐同誌是在1996年的冬天。張愛萍將軍在我們“誌願者集體”的聯名信上作了批示以後,我和陳孟君去國防科委拜訪李繼耐政委,第一次見麵他就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親切隨和,樸實無華,思維敏捷,正直善良。1997年春節,他和時任國防科委主任曹剛川一起到中南海向宋健拜年時保證:“兩彈一星”創作的事一定辦成功!聽到這個消息,我非常振奮。可是,後來呢,有人對張愛萍的批示沒有準確地理解,誤認為“兩彈一星”隻能拍紀錄片(後來拍的《東方巨響》即由此而來),不能拍故事片。我們一聽傻了眼,怎麼辦?在宋健的直接指揮下,創作班子十幾個人集中在火箭城南苑“長征飯店”,就是為了拍故事片啊!現在,是繼續幹,還是不幹?李繼耐堅決表示:“你們幹,我支持!”天呀,聽了這句話,我的心都要跳出來了!他把我們送下樓,在汽車旁邊,我說:“請你大力支持!”他緊緊握著我的手說:“不是大力支持,而是全力支持!”這真正是“千鈞一發”啊!如果當年他不說“我支持”,我恐怕也不會再幹了,也就不會有《天地頌》了。2000年春節前夕,我把電影劇本送給李繼耐將軍。一過春節,他就給我打電話說,“劇本看了,很感動”,要到我家裏來看望。我說:“還是我去看你。”他說:“不行,過去都是你到我這裏來,現在我一定要去看你!”幾次電話,我再三推辭,還是推不掉。一天,他穿著上將軍服(此時他已是總裝備部政委),由秘書孔令才陪同,來到我家裏表示慰問。像每次見麵一樣,他莊嚴地行了軍禮,使我激動萬分。後來,我不止一次到他的辦公室求教,他都熱情相待,有一次主動問我有什麼困難,我隻好實話實說——為了創作“兩彈一星”,我傾其所有,囊中羞澀,有時窮得連買菜的錢都沒有了。他立即要我寫一份報告,給總裝備部李副部長,最後總裝給了兩萬元救急。這真是“雪中送炭”呀!今年五一節,我又請宋健、周克玉轉給他一封信,重提拍“兩彈一星”電影的事。沒過幾天,總政藝術局局長左青、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明振江等,代表總政及李繼耐主任和八一廠向我表示慰問。看來,由於陰差陽錯而中斷了八年之久的電影,在李繼耐同誌的支持下,又要上馬了。
我第一次見到周克玉同誌,是在1986年11月12日。當時,他是總政副主任,直接指揮電影《巍巍昆侖》的拍攝。這天下午,他領著我們一行去中南海,在胡耀邦總書記辦公室看劉鄧進軍中原的樣片。1987年5月4日上午,周將軍又領著我們在三座門中央軍委辦公地,聽取楊尚昆對《巍巍昆侖》的指示。在“清一色”的軍人中,我是唯一穿便服的“老百姓”,據說有一張合影,可惜至今我還沒有見到。周克玉從總政調到總後當政委,又到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當副主任。他不僅是上將,而且還是一位詩人,故素有“儒將”之稱。我們是同齡人,在新四軍根據地長大,他在淮北,我在淮南。他為人隨和,溫文爾雅,沒有官架子,所以我和他一見如故,從來沒有以官銜相稱,而叫他“老周”。他對“兩彈一星”創作特別關心,多年來一直鼓勵我、幫助我。2000年11月9日上午,十二個單位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天地頌》出版座談會暨贈書儀式,周克玉因故不能出席,特寫詩一首派人送來。現抄錄如下——
熱烈祝賀東生大作《天地頌》出版首發
兩彈一星衛天戍地
中華至尊保護神
五嶽四海櫛風沐雨
人間最美愛國心
周克玉
二○○○年十一月
2002年春天,一聽說我肝纖維化指標不正常,他非常著急,親自打電話給302醫院呂院長,又派馬秘書用車送我去醫院檢查。2003年春,他在百忙之中仔細地看了電視劇本,馬上給我寫信,現摘抄如下:
東生:
《天地頌》第一部《呼天喚地》讀完,寫了點感受,表示敬重支持之情。
這是一篇宏偉巨著,從題材之重大、政治內涵之深遠、思想內容之豐富、曆史跨度之長(一百餘年)、曆史名人之眾多、涉及世界範圍之廣、故事情節之複雜多變……類此力作,在中國影視曆史上可能是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