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濕疹
濕疹是由致敏物質所引起的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反應。臨床主要以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和結痂為特征,同時伴有癢、痛等症狀。主要發生於炎熱和潮濕的氣候,春夏季節多發。
【症狀】病犬患處毛發與周圍毛發明顯不同,處於濕潤狀態,犬頻繁地舔咬患處。有時也會在第2天突然發現病犬身上出了一片沒有毛發的鮮紅色或膿性糜爛麵。常發部位為口角下方、脖頸部、背側和胸部兩側皮膚。
【防治】治療原則是止癢、收斂和抗菌。止癢可外用醋酸氟輕鬆軟膏,而後可在濕疹表麵塗布甲紫起到收斂作用,並口服羅紅黴素或用青黴素控製創麵繼發感染。
(2)蛔蟲病
蛔蟲病是由犬蛔蟲寄生在犬的小腸腸腔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可引起犬的消瘦。幼犬主要是通過吞食了感染性蛔蟲蟲卵或在母體內感染,嚴重感染會引起仔犬發育遲緩。
【症狀】病犬主要表現為食欲良好,但卻始終消瘦,被毛枯燥,無光澤,大便正常或偶有拉稀症狀。有時正常的糞便內有線狀白色蟲體排出,大小一般在4~10厘米長之間。嚴重感染病犬可表現為非常消瘦,食欲不振,經常排出膿性黏便,甚至排出大量的蟲體。
【防治】很多驅蟲藥物對蛔蟲有效。常用藥物為鹽酸左旋咪唑,10毫克/千克體重一次空腹服用。仔犬的防治一定要嚴格用量,藥物過量會出現仔犬左旋咪唑中毒。平時要注意犬舍幹燥衛生,及時清理犬的糞便,製止犬在地上亂撿東西吃。
(3)鉤蟲病
鉤蟲病是由鉤蟲寄生於犬的小腸而引起的疾病,臨床主要以消瘦、貧血和血便為特征。
【症狀】病犬主要表現為消瘦,被毛幹枯,無光澤,眼結膜蒼白,貧血症狀明顯。在大便的末段往往會發現血液,嚴重感染的病犬會拉出鮮紅的血液或黑色糞便,病犬極度衰弱,身體散發出一股血腥味。仔犬長期感染,會引起發育遲緩或停滯,成為永遠長不大的“僵狗”。由於蟲體長度僅有1~2厘米長,蟲體內有黑色的內容物,所以一般很難在糞便內發現蟲體。
【防治】防治與犬蛔蟲病的防治相似。
(4)鞭蟲病
鞭蟲病是由鞭蟲寄生於犬的盲腸而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
【症狀】病犬主要表現為消瘦,被毛幹枯,無光澤,間歇性拉稀。當嚴重感染時,病犬有腹痛症狀,主要表現為弓背、夾尾、站立不動、腹壁緊張和流涎,有時會排出大量鮮紅色血便。
【防治】治療可使用左旋咪唑5~11毫克/千克體重,一次口服,此外,對鞭蟲敏感的藥物還有阿苯達唑、伊維菌素。平時要及時清理犬的糞便,定期進行寄生蟲檢查。
(5)絛蟲病
絛蟲病是由犬絛蟲寄生於犬的腸道而引起的疾病。絛蟲種類繁多,是犬體內最大的一種寄生蟲,最小有10厘米長,長的可達5米。
【症狀】感染犬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嚴重感染時可能會表現為食欲下降、腹痛、腹瀉和異嗜等症狀。如果仔細觀察犬的糞便,有時會在糞便表麵或四周發現有米粒大小、白色扁平的蛆樣蟲體在蠕動。有時會發現犬肛門有一白色細帶狀的蟲體從肛門內懸吊出來。如果脫落的節片在犬肛門毛發上蠕動,會引起犬的瘙癢症狀。
【防治】驅蟲可用吡喹酮5毫克/千克體重,一次口服,滅絛靈120毫克/千克體重口服。跳蚤是本病的中間宿主,病犬就是通過吃了感染的跳蚤而感染。定期滅蚤對本病的控製有重要意義。
(6)胃脹氣
胃脹氣是一種重要的急腹症,臨床以胃內充滿氣體、嘔吐、腹痛為特征,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病犬很可能在幾個小時內死亡。引起犬胃脹氣的原因主要包括飽食後劇烈運動引起胃扭轉,一次性吃得過多或胃炎引起的胃運動遲緩,幽門或腸道堵塞導致胃內容物不能下排等因素。
【症狀】疾病往往發生在飯後的幾個小時。病犬主要表現為腹痛,腹圍增大,心率增加,呼吸困難,飲欲增加,嘔吐白色的泡沫,腹部拍擊呈鼓音。病犬不時地發出痛苦的嗷叫聲,用前肢刨地。如果胃脹氣得不到緩解,病犬會因為呼吸困難和心力衰竭而死亡。
【治療】治療以緩解胃的脹氣狀態和除去脹氣的原因為目的。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插胃管導出胃內氣體、促進胃的蠕動和排空以及手術治療。一般在非手術治療沒有效果的情況下實施胃切開術,清洗胃內異常發酵的食物,糾正胃的扭轉狀態,通暢胃腸道,解除引起胃脹氣的原因。同時對病犬進行強心、糾正電解質紊亂等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