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那時她不過八、九歲光景,與娘親隨著外放茵郡做官的父親來到任地。如同所有仕宦人家的男子一般,父親亦是妻妾成群。除了出身京都大族的正室夫人之外,另有六個妾侍。而她的娘親,是父親的第五位如夫人。按著大楚的規矩,官員外放做官,正妻不得陪同,必要留在家裏主持家事,於是通常便在妾室中挑選一位隨行,以便照顧起居。

茵郡地處江南,正是她歌姬出身的娘親的家鄉,且那時娘親寵眷正濃,因而才有了她這無法忘懷的江南之行。去的時候亦是好時節,恰是詩裏所說的煙花三月,處處草長鶯飛、天高地闊,也許因著身體裏流著母親的血,比起她出生長大的京城幽都,總覺得這裏更像是故鄉。或者不過因為在這裏,終於覺得有了自己的家。

她的嫡母柳氏,係出名門、知書達理、恪守禮教,從不嫉妒生事,處事持中平和。其他姨娘們也都溫柔敦厚,彼此之間以禮相待。可是不知為什麼,她總想逃離那個大大的府院,逃到一個隻有父親、娘親和她的地方去。也許隻有那樣,才可以不再看到深夜娘親獨對孤燈的淒寂,才可以看到她真正的笑容。

而在茵郡,她的夢終於成了真。忙完公務的閑暇之時,父親會帶著她同母親泛舟湖上或是踏青郊外,抑或一家人到戲園子聽戲,台上的旦角衣飾華麗,妝容精致,咿咿呀呀的唱著“嫋晴絲吹來閑庭院,搖蕩春如線……”,她雖不懂那詞兒唱的是什麼,卻覺得滿心歡喜。有時娘親會輕輕把頭枕在父親的臂膀上,而她窩在母親懷裏,便更覺歡喜,總覺這應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那果然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此後不過半年,父親便被急召回京,當時所有人都以為這隻是暫時的召回,畢竟他作為茵郡太守的任期未滿。當時父親將她們留在江南,獨自回到幽都。送別的時候,她和母親都哭了,父親卻笑著道,“不出半月我自會回來,你們娘倆倒是傷心什麼?”然而半月又半月,父親卻再沒有回來,盼來盼去的唯有書信一封,讓她們速速啟程回京,而父親,已是被破格晉升為太子太傅。

她想父親一定十分歡喜,對於外放茵郡,他心裏其實百般不願。而今一朝得償所願,作為女兒,沒有不為他歡喜的道理。然而,她也知道,於娘親來說,父親的高官厚祿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一個女人,末了,終究還是更喜歡丈夫陪在身邊,而不是什麼無謂的榮華富貴。這道理,年幼的她尚且知曉。然而,她終不知,父親知不知道。或許,他根本不屑考慮這些。

回京的路上,娘親染上了風疾,舟車勞頓又未加調理,竟未及回到京都,便魂歸了離恨天。她永遠記得,那一夜下了大雨,一直高燒昏迷的娘親說起了胡話,最後一句話近似呢喃,她趴在她的嘴邊仔細的聽到了,“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