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利用普選權是一項統一戰線策略(2 / 2)

恩格斯特別重視與軍隊建立統一戰線的工作,爭取軍隊站在人民的一邊,支持革命。恩格斯在《卡·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中說:“我們對此不應抱什麼幻想,因為在巷戰中起義者對軍隊的真正勝利,就是說像兩支軍隊之間的那種勝利,是極其罕見的。而起義者指望獲得這樣的勝利,也是同樣罕見的。對起義者而言,關鍵在於用道義影響來動搖軍隊的士氣,而這在兩個交戰國軍隊之間不會有任何作用、或者無論如何作用要小得多。這一點做到了,軍隊就會拒絕開槍,或者指揮官就會驚慌失措,而起義就會勝利。”恩格斯:《卡·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8、520—521頁。

無產階級革命如果隻是依靠無產階級的單槍匹馬,是不能夠成功的。無產階級在爭取和利用普選權的鬥爭中,必須取得包括資產階級民主派、農民階級和市民階級的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支持,特別是把軍隊爭取過來,促使軍隊對人民的支持。無產階級依靠人民的力量推翻強大的資產階級的舊政權,才能奪取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

恩格斯提出暴力革命仍然是鬥爭的重要手段,決不是應該放棄。恩格斯在《卡·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中說:“這是不是說,巷戰在將來就不會再起什麼作用了呢?決不是。這隻是說,自1848年以來,各種條件對於民間戰士已經變得不利得多,而對於軍隊則已經變得有利得多了。所以說,將來的巷戰,隻有當這種不利的情況有其他的因素來抵消的時候,才能達到勝利。因此,巷戰今後在大規模革命初期將比大規模革命繼續發展進程中要少,並且必須要用較多的兵力來進行。而這樣多的兵力,正好像是在整個法國大革命期間以及1870年9月4日和10月31日在巴黎那樣,到時候恐怕會寧願采取公開進攻,而不采取消極的街壘戰術。”

恩格斯提出國家是社會契約的產物,人民有權推翻政府。恩格斯在《卡·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中說:“但是請不要忘記,德意誌帝國,同一切小國家,也同一切現代國家一樣,是一種契約的產物:首先是君主之間的契約的產物,其次是君主與人民之間的契約的產物。如果有一方破壞契約,整個契約就要作廢,另一方也不再受約束。這點已經由俾斯麥在1866年給我們絕妙地示範過。所以,如果你們破壞帝國憲法,那麼社會民主黨也就會放開手腳,能隨意對待你們了。但是它那時究竟會怎麼樣做,這點它今天未必會告訴你們。”恩格斯:《卡·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頁。

《卡·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是恩格斯應德國社會民主黨的要求而寫的。由於德國社會民主黨執委會傾向於僅僅在合法範圍內進行活動,恩格斯不得不考慮這些意見。但是,恩格斯不完全讚同僅僅在合法範圍內進行活動,在論述中仍然提出采取合法鬥爭和暴力革命相結合。對於合法鬥爭和暴力革命的關係,恩格斯的態度是先禮後兵。恩格斯著眼於提出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政策,既沒有否定暴力革命,更沒有否定和放棄社會主義革命。但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刊物《新時代》發表恩格斯的文章時,對論述暴力革命的地方作出大量刪節。這樣,德國社會民主黨右派領導人轉向社會民主主義,放棄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

有的學者把恩格斯《卡·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的論述概括為恩格斯晚年思想,並斷定恩格斯提倡社會民主主義或者民主社會主義,這是不符合恩格斯論述的真正內涵的。

列寧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政策,確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道路,最終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毛澤東提出新民主主義,堅持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道路,最終奪取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就是與資產階級民主派建立統一戰線,爭取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支持,為社會主義革命開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