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暑假,張偉明一家三口來到省城。走在省城的大街上,妻子柳玉忽然問:“偉明,你在省城不是有幾個朋友嗎?怎麼不找他們?”
張偉明說:“找他們幹什麼?麻煩。”
柳玉說:“有機會都不見麵,那還是朋友嗎?”
張偉明覺得妻子的話不無道理,這些年,因為來往少,他跟好多朋友都漸漸疏遠了。於是,張偉明決定找一回朋友。柳玉提議說:“最好找當大官的。”
張偉明當即給一位當局長的朋友打電話。這位局長叫林俊華,是張偉明大學時候的同桌,關係最鐵。林俊華真是好朋友,親自開車過來,把張偉明一家三口接到一家高級酒樓。到酒樓後,張偉明才發現,在省城的幾位老同學和家屬都來齊了,坐了滿滿兩大桌。
幾家人其樂融融,談笑風生,他們喝了幾瓶好酒,吃了許多山珍海味。柳玉第一次吃到這麼好的東西,林俊華簽單的時候,她悄悄瞄了一眼賬單,這兩桌竟吃了八千多元。
接下來的兩天,林俊華帶張偉明一家遊遍省城,一日三餐好好招待,最後還幫他們結了住宿的賬,買好回家的車票,送他們到車站上車。臨別的時候,張偉明緊緊握住林俊華的手,反複叮囑:“老兄,你到青山一定要找我。”
柳玉和女兒也揮手喊:“林局長,歡迎你到青山來。”回到青山縣後,柳玉還沉浸在這次省城之行的美好回憶中,埋怨丈夫以前到外地總是不找朋友。
沒想到,第二年夏天,林俊華真的到青山縣來了。一起來的,還有另外幾個老同學和家屬。放下電話後,張偉明就跟妻子商量怎麼接待遠道而來的朋友。柳玉一聽就皺起了眉頭:“他們來我們這種小地方幹什麼?”
張偉明著急地說:“他們已經到濱江大酒店了,我們趕緊過去吧。家裏有多少錢?全部拿來給我。”
張家並不富裕,夫妻倆那點工資,除了維持生活外,還要買房、送女兒讀大學、贍養老人,處處精打細算,依然捉襟見肘。柳玉問丈夫準備拿多少錢招待這些人,張偉明說:“你知道,濱江大酒店是花錢如流水的地方,一大幫人在裏麵吃住,最少要七八千元才能脫身。”
柳玉嚇了一跳:“怎麼要這麼多?”
張偉明說:“林俊華在省城招待我們,最少花了一萬多元錢。”
柳玉提醒說:“他花的是公款,我們花的可是血汗錢。”
張偉明說:“現在不是區分公款和血汗錢,而是講友情。人家招待了我們一萬多,回他八千我還不好意思呢。”
柳玉幾乎要哭了:“可招待你的朋友後,阿玲的學費就沒有了。”
阿玲是張偉明的女兒,正在讀大學,現在是假期,正好在家裏。聽說父親要動用自己的學費招待朋友,阿玲也堅決反對。
張偉明生氣地說:“在省城的時候,我本來不想找朋友的,你們非要我找。享受朋友招待的時候,你們美得像神仙,現在朋友來了,你們卻不讓我招待人家,成心要我丟醜是不是?”
柳玉想了想說:“這些朋友是肯定要招待的,問題是我們的錢太少了。偉明,我們能不能也用公款招待他們?”
張偉明撇撇嘴:“你我都不當官,哪來的公款?”
柳玉獻計說:“你可以請周青鬆幫簽一回單,估計沒問題。”
周青鬆是張偉明高中時候的同學,去年當了局長,經常請張偉明吃飯。張偉明是個心高氣傲的人,可沉默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向貧窮投降,他歎一口氣說:“唉,那我就挨一回臉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