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付一次款(1 / 2)

李明慧在省城讀研究生,學的是經濟管理專業。導師不但學識淵博,自己還有一家公司。老教授很有意思,從入學那天起,就常常布置一些稀奇古怪的作業給學生做。李明慧快畢業時,導師布置的作業更加古怪,他給五個學生每人發兩千元錢,叫他們回家買東西。老教授反複叮囑,每個學生一定要在不同的商店買十次東西,每一次買東西都必須付兩次錢,還要記住店名和地址,看哪些店家拒絕第二次付款,哪些店家照收不誤,然後把結果告訴他。至於這兩千元錢,買了東西的,就算了,店家拒絕的第二次付款,則要退還給導師。

學生們問導師為什麼要布置這種作業,導師笑一笑說:“我布置這次作業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搞一次誠信試驗,我寫論文需要這方麵的數據。你們五個人的家鄉剛好在全省的東、南、西、北、中,是再好不過的試驗地了。第二個目的嘛,等試驗結束後我再告訴你們。”

李明慧從導師的手裏接過兩千元錢,當即返回家鄉。回到家鄉後,第二天他就興衝衝地上街買東西。他隨便走進一家服裝店,買了一件五十元的襯衣。付過錢後,他到外麵站一會兒,又走進去,對店主說:“對不起,剛才我買衣服忘了給錢。”

店主是一個中年婦女,慈眉善目的,看樣子應該是一個好人。李明慧等她拒絕第二次付款,店主卻大聲說:“你不是說還沒給錢嗎?快拿五十元來!”

李明慧隻好乖乖地把五十元給了她,再去別的商店做試驗。

李明慧一連試了九個商店,買了九樣東西,每一次都給兩次錢,令人失望的是,竟然沒有一個人拒絕第二次付款。有的甚至倒打一耙,問他是不是還買有別的東西沒給錢。態度最好那個,也隻是淡淡地說:“你真是個好人。”看那神情,不知道是讚揚還是嘲笑。

隻剩最後一次機會了,李明慧想找個熟人試試。大街對麵就有一個賣糖餅的小店,是李明慧高中時的一位同學開的。老同學正坐在店裏,他的兒子在旁邊玩耍。李明慧穿過大街,走進老同學的雜貨店,他希望老同學是個誠信的人,就故意買了一袋很便宜的餅幹。老同學不會為幾塊錢失信於人吧?

買了餅幹,李明慧就出來了,幾分鍾後,他再進去說:“哎呀,老同學,我剛才買餅幹忘了給錢。”老同學說:“一袋餅幹值什麼錢?算我送給你吃吧。”李明慧要把試驗進行到底,就說:“那怎麼行?”他掏出五元錢遞過去。老同學竟然伸手來接,李明慧真不想鬆手,因為一鬆手,老同學在他心裏的形象就矮小了。

就在那張紙幣一半在李明慧的手裏,一半在老同學的手裏時,老同學的兒子說:“爸爸,叔叔不是給過錢了嗎?那張錢還在你的手裏呢。”老同學的另一隻手上,確實握著李明慧剛剛給的五元錢。

老同學非常尷尬,不得不鬆開手。李明慧很後悔用熟人來做試驗,他把五元錢遞給身邊的小男孩,也尷尬地出了雜貨店。他剛走到街上,就聽到那個講信用的小男孩在店裏放聲大哭,一定是老同學打兒子了。

導師布置的作業,就這樣完成了。李明慧心裏很不舒服,難道在自己的家鄉,人人都為一點蠅頭小利就把誠信拋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