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胡友鬆再次來到桂林,把李宗仁與桂林有關的一批文物,以及郭德潔留下的一些珠寶首飾,捐獻給了桂林李宗仁官邸紀念館。1990年到2001年,相去11年後,我又見到了胡友鬆。這一次,她的精神狀態很好,也許是到台兒莊李宗仁紀念館工作了一段時間,找回了自己的名分,她神情中流露出幾分亢奮,過去多雲間陰的臉上,也閃現出一抹陽光。桂林李宗仁官邸紀念館的負責人、桂林市文物工作隊的負責人,一道接待了胡友鬆。席間,胡友鬆把她在山東台兒莊別墅前照的那張照片送給了我,並在照片後麵寫上“送理立小弟,大姐胡友鬆2001年4月26日”,幾天之後,胡友鬆從桂林返回山東,此後,她再也沒有來過桂林。
2008年初冬,在網上傳來胡友鬆逝世的消息,心裏感到悲痛與惋惜。胡友鬆一生命運坎坷,在與李宗仁結婚之前,可以說沒過上幾天好日子。1966年7月與李宗仁先生結婚之後,雖然生活條件大為改變,但時值“文化大革命”時期,舉國大亂,一切正常均被破壞,胡友鬆與李宗仁雖有周總理特意保護,但國無寧日,家豈有寧日?李宗仁先生逝世後,胡友鬆從貴夫人一下淪為階下囚,而後顛沛流離,任人擺布。粉碎“四人幫”之後,她才過上比較安穩的生活。
胡友鬆辭世時,隻有69歲。坎坷的經曆,多舛的命運,使她比一般人更深一層地看透了人生。1995年,她在北京廣濟寺皈依佛門,找到了人生最後的心靈寄托。法號為“妙惠居士”。2008年11月25日下午6時,山東德州慶雲縣金山寺內,在幾十位僧人與佛友們虔誠祈禱法事的氛圍中,胡友鬆安祥地閉上了她那雙曾經美麗的大眼睛,落下了69年的人生大幕。此前,她因患直腸癌,曾做了手術,但她不願意把化療程序做完,她讓自己最後的那些日子,在寺廟中度過,以成就她的天堂之夢。
2008年6月下旬,胡友鬆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過下麵這段話:“周總理說過,李宗仁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台兒莊戰役,一件是從海外回國。我認為,我這一生也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與李宗仁結婚,一件就是繼承李宗仁遺誌,定居台兒莊。”
胡友鬆畢竟是中國當代的一個非同尋常的人物。我想,我的這部《風雨黃昏——李宗仁和胡友鬆的生死之戀》的再版,也還是可讀和有意義的。
作者
2012年6月28日於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