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無情地流逝,有一個人內心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痛苦,終日怏怏不樂,他就是國舅、車騎將軍董承。
自從那天在功臣閣裏領受了天子用自己的鮮血寫就的密詔之後,他日夜承受著煎熬的痛苦。
“怎樣才能殺死曹操?怎樣做才能鏟除武權專橫的丞相府,將王政恢複如初?”他為此朝思暮想,廢寢忘食。日月正在白白地流逝,賴以依靠的劉玄德離開了京城,馬騰也回到西涼去了。
其後,他又和王子服等人悄悄地在密室反複商議,結果發現自己幾乎沒有一點實力。雖然部分公卿也對丞相府的武權派明顯地表示反感,也有相當多的朝臣看到驕橫的曹操獨步進出宮門而心中頗為不滿,但這些都難成氣候。
“現在的形勢實在無能為力。”
在令人沮喪的絕望之中大家都想隱蔽自己,並為了明哲保身而三緘其口。董承為此終日鬱鬱寡歡,以致患病不起,而且病情日漸嚴重。最近他幾乎一直病臥在床。
天子知悉董承病情嚴重後,雖然一言不發,暗中卻一直為他擔心,於是立即命太醫院的太醫吉平前去探望。
吉平帶著天子的聖旨立刻趕赴董承的府邸。天子賜詔看病是天大的榮耀,董承的家人都出門相迎。董家仆人中有個名叫慶童的小童,他殷勤地來到吉平的麵前接過太醫的藥箱。
吉平原本是洛陽人,他精通本草,醫術高超,素有仁德之心,頗具名醫的神妙風采,被世人稱為當代第一名醫。
吉平對出門相迎的董承一家人轉達了天子深切的關懷,然後輕輕地走進董承的病室,為他仔細地把脈診斷。
“請不必擔心。”
吉平說著,拿過慶童捧著的藥箱,取出八味神藥調製著,又道:“每天早晚服藥,保您在十天之內恢複元氣。”
吉平診病開藥後,當天就離開了董府。果然,董承服藥後,開始有了食欲,病情也日漸好轉,但他依然不能離開病床。
“您身體怎麼樣了?”
吉平每天來董府探病,他一邊把脈,一邊看舌苔。
“已經無大礙了,想不想去花苑裏散散步?”
“謝謝……還不想去。”
董承仰躺著,兩隻手放在幹癟的上身,搖頭謝絕道。
“這就奇怪了,您現在應該一切都很正常了。”
“不過,我還是在床上稍微活動一下吧。”
“您是否感到胸口有點難受?”
“是的,不知怎麼回事,隻要一說話,馬上就感到聲音發顫。”
“哈哈!您大概過於敏感了。”吉平說著便收斂了笑容。其實,吉平起初給董承診病時,曾低頭聽診過他的心髒部位。他的身體雖然很虛弱,但並不是單純的年老體衰,而且也沒有久病的宿疾。於是吉平關切地問道:“您是否公務過於繁忙?平時有沒有嚴重的心悸或勞累過度的情況?”
“不,我隻是身任閑職,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是嗎?但不管怎麼說,國舅必須盡快好起來才行。您一天不痊愈,天子就會一天掛念不已。這兩天,陛下都特意來問訊您的病情。”
聽到陛下這兩個字,董承的眼眶裏飽含著淚水。淚水不斷地從眼角流出,落在枕巾上。
不僅是今天,平時隻要一聽到天子的禦名,他的眼中總會流露出莫名的惆悵。吉平將此聯係起來一想,不由得暗自點頭稱是,斷定那就是他的病因。
大約過了一個月,那天正是正月十五,上元佳節。董府裏親族和知己朋友齊聚一堂。董承雖然還躺在病室裏,但作為佳節的習俗,他也喝了幾杯酒,不知不覺躺在床上睡著了。
……
睡夢中,他看到這樣的場景:他被人群包圍著,四周的人七嘴八舌地說道:“國舅,國舅,我們議定的事情,已經開始行動了,大功告成的時候終於來到了。荊州的劉表、河北的袁紹聯合起來,起兵五十萬;西涼的馬騰、並州的韓遂、徐州的劉玄德等人也從各地同心協力地一起舉事,聽說總兵力達七十萬。曹操為此慌忙派兵,分頭討伐。因此,現在的京城內兵力十分薄弱,丞相府和京城的衛戍部隊加起來也不滿千人。今晚恰逢上元佳節,丞相府也一定會舉行宴會,眾人必然會喝得爛醉如泥。啊呀,趕快去那兒!我們一夥盡快騎上馬等在丞相府大門前伏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