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太醫吉平(1 / 3)

過去,當曹操還隻是洛陽皇宮裏的一名普通警吏時,這位白麵青年就請人占卜過自己的將來。當時,洛陽名士許子將看了曹操的麵相後,預言道:“你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聽了並沒有生氣。當時他隻是個一貧如洗的青年。

“奸雄,好!好!”他高興地說了一聲,滿足地離開了。

許子將的預言終於實現了。

在風雲初起的時候,有誰能料到會有今日的曹操呢?盡管歲月漫長,但從那時到今天,也不過經曆了十幾個寒暑而已。

也許曹操也沒想到自己能如此迅速地改變天下的麵貌,沒想到自己今天能處於如此高的地位。

以年歲而論,曹操四十歲,正處於男人的盛年時期,野心勃勃地想稱霸天下。

就他個人來說,能如此迅速地成就今日之大功,當然是由他個人素質決定的。而圍繞在他身邊如星雲伴月般的一群謀士、良將,特別是像荀彧那樣的良臣,更是功不可沒。

荀彧在曹操身邊經常向他進呈良言,現在可以說是曹操得力的左膀右臂。

荀彧雖比曹操年輕七歲,三十歲左右,但已是個老成持重的人物。荀彧出生於潁川,門第顯赫,是後漢名門之一的荀淑之孫。在名家的子孫中,英俊人才確實不少,但像荀彧這樣的才俊卻頗為罕見。荀彧還在學生時期,他的老師何顒就稱讚他“有王佐之才”。

所謂的王佐之才,就是指其具有充分的輔佐君王的才幹。尤其在亂世之中,這樣的人是非常寶貴和稀缺的人才。

河北的袁紹曾以上賓之禮邀請荀彧入幕,但荀彧和曹操見過一次麵後立刻惺惺相惜,進而肝膽相照,很快便加入了曹操的陣營。

就曹操而言,這一點正是他的魅力所在。曹操最大的優點,便是對有為之人非常包容。

他尤其喜歡禮賢下士,特別是對荀彧一類的超群謀士更是鍾愛有加,他曾真誠地對荀彧的加入表示歡迎,說道:“你是我的張良。”張良是位居漢高祖軍師之高位的重臣。

仔細推敲這句話的潛台詞,便是曹操在心中自比漢高祖。他心中還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正因為如此,他把奇舌書生禰衡之死,看做烏鴉撲火自滅的笑話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既然曹操派遣的使者在荊州被劉表的部下殺害了,那就足以挑起一場紛爭。

“不能放任不管,這正是討伐劉表的極好借口。”

曹操一氣之下提出了調動大軍、奪取荊州的動議。

諸位大將聽了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但荀彧並不讚成,理由是:“與袁紹的戰爭尚未結束,徐州的劉玄德仍然健在,若戰至半途,東方又起戰爭,實為不智之舉。心腹之患醫治在後,手足之瘡搶救於先,豈不本末倒置?應先征伐病之根本的袁紹,接著除去劉玄德,然後再打荊州也為時不晚。

曹操聽從了荀彧的意見,決定暫時不出兵荊州。

對於荀彧的意見,曹操幾乎言聽計從。曹操取得今日的成功並非偶然,這全賴當初他在朝廷的危急關頭,用最快的速度把漢獻帝奉迎到許都。這個策略也是荀彧最早向曹操提出的。他道:“隻有尊奉天子,順從民意以求發展,這才是你拓展命運的大道。你必須比他人領先一步,盡快實施。”

當時,其他軍閥都陷於從洛陽離散到長安之亂,無窮盡的兵燹亂麻之中,隻知道一天到晚地互相攻伐。隻有年輕的荀彧能從這個問題上著眼,並為曹操提出了極有遠見的策略,實在是了不起。

袁紹的謀臣沮授等人也具有同樣的先見之明,勸袁紹盡快實施這樣的策略。但袁紹優柔寡斷,一直處於猶豫觀望之中,以致喪失機會,讓曹操搶了先機。袁紹雖然出身漢朝曆經數代的名門,擁有強大的勢力,如今卻隻能偏處一方。

荀彧在內政政策方麵也頗有功績。

比如說以許都為中心采取屯田政策;在地方任命有德望的良民擔任戶長;在各州郡設置田官一職,把農民按單位組織起來進行有效的指導,並大力獎勵農耕。在戰亂頻仍的形勢下,努力振興產業,僅五穀增產量,年年就超過百萬石。

通過不懈的努力,現在的許都在軍事和經濟兩個方麵都空前強盛。但是首都的繁榮,並不代表朝廷的強大。誰都知道,許都的繁榮僅僅顯示了曹操事業的興旺。極端的武權政治隻嚴格地存在於丞相府,而朝廷的權威和存在反而日甚一日地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