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德慌忙改道,乘著黎明前的夜色繼續狂逃。因為小沛已被曹軍占領,他現在無家可歸。
劉玄德一邊奔逃,一邊對隨從的將士們說道:“事已至此,我們隻有去徐州了。”
但是,當他們臨近徐州城一看,隻見城樓上沐浴著晨光的旗幟全已改成曹操的旗幟了。
“這該怎麼辦?”
劉玄德茫然若失地自語著,他似乎一時迷失了行進的道路。
隨著太陽冉冉升起,他四顧周邊的山河,在蒙蒙的晨靄中,好像到處都飛揚著煙塵。劉玄德心中明白曹操的軍隊必然會趕到這兒。
“啊,大錯已成!隻有智者自恃其智,才會錯誤地采用貌似機智的下策。自己正是疏忽大意,才會采用自大的張飛獻的計謀。”
此時的劉玄德噬臍無及,眉宇間流露出痛切的悔恨。但他立刻找出了錯誤的根源:“我為主將,他是部下,是身為主將的我自己失誤才釀成此大錯。”
當務之急,現在必須馬上找到容身之處。
“怎樣才能逃脫這兒的險境呢?……該去哪兒落腳呢?”
麵對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他轉念一想,馬上有了主意。
“對了,暫時去冀州投靠袁紹,再作打算吧!”
劉玄德突然想起不久前曾經派孫乾出使冀州,袁紹要孫乾轉達給他的話語:“如果被曹操所敗,請來冀州,不要有什麼誤會。”此時他才感到袁紹的好意是多麼珍貴。
途中,他們又遇到了昨夜開始便追擊他們的樂進和夏侯惇的軍隊,於是他與手下的人馬四下逃散。劉玄德單槍匹馬,曆盡千辛萬苦,終於逃脫了險境,並於第二天踏上了青州的土地。
接著,劉玄德風餐露宿,吃草根、野鼠肉,備嚐艱辛苦難,好不容易才到達了青州城下。
青州城主袁譚,是袁紹的長子。
袁譚熱情地接待了劉玄德,感歎地對他說道:“我事先曾從父親那兒聽說過您,所以這次一直為您擔心哪。”他把劉玄德安頓在客舍裏,並派使者給父親送去了自己的親筆信,急切地等待指示。
信中寫道:“徐州、小沛很快便陷落了,劉玄德與妻子也都離散,他隻身逃到青州。特請示如何安排?”
袁紹見信後說道:“我先前說好的事,一定要兌現。”
於是,他立即派出一支軍隊前來迎接劉玄德去冀州。不僅如此,袁紹還備好車馬,專程到冀州城外三十裏地一個叫平原的地方迎接劉玄德。
這是非常高的禮遇。
不久,袁紹引著劉玄德走到城門。劉玄德立刻下馬拜伏在地,對袁紹拜謝道:“我不過是個流亡的敗將,有何功勞享受今天這樣的禮遇呢?大將軍太客氣了。”
劉玄德執意下馬步行。
進入城內後,袁紹就前些天孫乾空手而歸的事情,再次對劉玄德作了解釋,他道:“也許我為兒子煩惱的事會被你取笑,但兒子的病確實是其他事情無法相比的。當時我身心俱疲,所以最終沒來相救。不過這兒有河北數州府,物產豐富。希望你能放寬心,長住幾年都沒問題。”
“我實在沒臉見大將軍。失去家族,拋下妻兒,隻剩下孤窮一身,寄居於您的門下。沒想到您反而給予我如此高的禮遇,我感到非常過意不去。現在隻能衷心感謝您的寬仁……”
劉玄德自感臉上無光,隻得一味地向袁紹謙恭地躬身表示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