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用筆書寫人生--文學家(一)(1 / 3)

當我們沉醉於一部小說曲折動人的情節之中,隨著主人公的命運或喜或悲時,當我們縱情於一片散文的字裏行間,被那或綺麗或樸實的文字感動時,當我們被一首詩詞撥動心弦,愴然落淚時,被一場戲劇誇張的演繹逗得哈哈大笑時,是否想到過作品背後默默耕耘的那些人呢?他們用生花的妙筆不僅為自己書寫了不凡的人生,也為我們奉獻了品味不盡的精神食糧,更為社會留下了一筆豐碩的精神財富。

李白

【名人檔案】

姓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家鄉:今甘肅秦安。

主要成就: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後世稱之為"詩仙",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暢自然。

【成長故事】

高力士脫靴

李白憑借著過人的才華,成了一位名滿天下的大詩人,當時的皇帝唐玄宗聽說了他的詩才,就派人把李白請到了長安,任命他為翰林待詔。

從小就立誌為國效力的李白躊躇滿誌,準備好好做一番事業,但不久他就發現這不過是個虛職,而自己充其量隻是皇帝用來點綴太平的文人而已。李白感到自己的政治夢想破滅了,生活就變得更加的狂放不羈,杜甫在其詩中描述"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幾句話生動地勾勒出李白的不為權貴折腰的傲然風骨。

有一次,皇帝有下詔召見李白,李白剛剛和朋友喝過酒,就醉醺醺地來到了大殿上,他沒有向皇帝行禮,隻是醉眼朦朧地四下打量了一下,看到站在皇帝後麵的一個太監正一臉厭惡地看著他。李白認識這個太監,他就是最受唐玄宗寵信的高力士,很多大臣,甚至連皇帝的兒子都很巴結他。他平常驕橫跋扈,很多大臣都不敢惹。

但是李白由於性格倔傲,不會趨炎附勢,不願意巴結一個內廷的宦官,所以高力士對他早就懷恨在心了,這會兒看李白這麼醉醺醺地走上來,高力士自然沒什麼好臉色。李白由於早就很反感高力士的作威作福。所以他索性趁著酒意對皇帝說:"皇上,微臣有個小小的請求,還請皇上恩準。"

唐玄宗正等著李白給他作詩,因此大方地說:"有什麼要求盡管說,朕一定答應你。"

李白這才說:"皇上,我剛剛喝過酒,這會兒正有詩性,但是我今天穿的鞋子太緊了,想換一雙鬆一些的。"

唐玄宗一聽,這個要求並不過分,於是就答應了。李白就索性把腳伸到高力士麵前,大聲說:"給我把鞋脫了。"當著皇帝的麵,高力士什麼也不敢說,隻好躬身為李白脫下了靴子。這件事為那些被高力士欺負的人大大出了一口氣。李白不畏權貴的秉性和勇氣被人們交口傳頌,直到今天。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的詩名天下皆知,很多人都非常仰慕他。希望能夠和他結識相交。這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個叫汪倫的人。汪倫知道,李白愛喝美酒,愛看美景,於是就給李白寫了一封信,信上寫著:"聽說先生喜歡賞玩美景,品嚐美酒,我們這兒有十裏桃花,萬家酒店。先生不如到我們皖南涇縣來遊玩吧。"

李白看過這封信,果然心動了,立刻就收拾行李趕往涇縣。但到了涇縣之後,李白發現根本就沒有十裏桃花,萬家酒店。這時王倫走過來介紹說:"您就是李白先生吧?我很喜歡你的詩,能見到你真是太榮幸了。我就是給你寫信的汪倫。所謂的十裏桃花指的是十裏外的桃花潭,而萬家酒店是指萬姓人家開的酒店。"

汪倫幽默的解釋逗得李白哈哈大笑。他們就這樣成了好朋友。李白就住在了汪倫家裏,汪倫每天都會讓妻子做很多好吃的飯菜,還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後來李白因為還要做其他的事情,就決定要離開了。為了不再給汪倫添麻煩,李白決定不向汪倫告別,而悄悄地離開。誰知汪倫知道了這個消息,趕在李白上船之前趕到了。看到汪倫因急著趕路而披散的亂發,聽著他為自己唱的送行歌,李白心中很是感動,於是他就寫下了那首流傳百世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矢誌求師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誌,愁悶的他隻好寄情於寫詩飲酒,遊覽山水名勝。一天,李白到達了歙縣的街頭,忽聽隔壁有人高聲吟唱:"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

乍然聽到這清新動人的詩句,李白吃了一驚,想不到這種小地方竟然還有這樣能隨口吟詩的人,就急忙向別人打聽。別人告訴他:"吟詩的人叫許宣平,是位看破世俗的隱士,居住在深山裏,但沒有人知道他的行蹤,他每天就賣柴換酒,喝完酒就吟詩,別人都以為他是瘋子呢。"

李白有種遇見知音的感覺,他就急忙向那個老翁消失的方向趕去,但奇怪的是,那老翁明明是步履蹣跚,他卻怎麼也趕不上。他甚至懷疑自己遇見了仙人。

為了尋找這位老者,李白在那一帶的山林裏足足盤桓了幾個月,他下定決心,找不到許宣平,就是死也要死在這片山林裏。

就這麼日複一日地找下去,皇天不負有些人,他終於找到了一處清泉翠竹掩映的秀麗茅舍,旁邊的巨石上麵還刻著一首詩:

"隱居三十載,築室南山巔。

靜夜玩明月,閑朝飲碧泉。

樵夫歌壟上,穀鳥戲岩前。

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這次,李白終於找到了那位隱居的老者,二人互通了姓名,彼此惺惺相惜,李白就要拜老者為師。老人一聽急忙說:"你是當今詩仙,我不過是區區一個小人物而已,實在不敢當。"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個月了,我風風雨雨到處找你,好不容易見到了老師,難道就這樣打發我回去不成!"

老人被李白真誠的話語打動了,他終於拉起李白,跳上小船,向遠方劃去。

【反光鏡】

生性豁達、不畏權貴的李白還有著虛心好學、持之以恒的精神,詩仙還要向別人拜師,更何況我們呢?

【名言集錦】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將進酒》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課文鏈接】

《小學語文·語文出版社版2005年S版》一年級上,第13課,《靜夜思》

白居易

【名人檔案】

姓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家鄉:河南新鄭。

主要成就:唐代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的稱號,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成長故事】

年少聰穎

白居易出生於書香世家,從小就跟著母親讀書,學識作畫。比起同齡人來,小白居易的知識可以說多了不少。

一天,他正在家裏讀書,忽然聽到門外有人在爭吵,奶娘就帶著他出去查看究竟,原來東家和西家的兩位主婦正在為一隻蘆花老母雞爭執不下,東家的鄰居說母雞是他家養的,西家的則說是他家的,兩人誰也不肯讓步,越吵聲音越大。

但是,老母雞有沒有什麼記號,雙方又都說的有模有樣,怎麼辨認呢?眾人正在為難,小白居易開口了:"你們不用吵了,雞戀舊窩,隻要把老母雞放在地上,它就一定會回自己家的,那樣不就清楚了嗎?"

眾人一聽,覺得白居易說的很有道理,就讓兩人把母雞放在地方,掙脫束縛的母雞咯咯叫著鑽進了東家的雞窩裏。看到這個情形,眾人都笑了。而西家的女鄰居漲紅著臉回了自己家。從那時起,大家都知道白家有個聰明的小孩了。

由於白居易從小學作詩填詞,所以在他上學時,他的詩詞已經做得非常不錯了,又一次,他和幾位同窗好友去山裏野炊。小孩子都愛玩,說起燒火做飯,誰都不願意幹,於是白居易提議說,我們做對子,誰對不上來,誰就去燒火。大家都同意。

白居易想了一下就說:"我的上聯是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而且這個上聯是順讀倒讀都可以的。"小夥伴們想破了腦袋也對不上來,隻好認輸說:"還是你自己對吧。"白居易不假思索地說:"好,我倒過來對,秀秀明明處處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時時雨雨晴晴。"這樣,白居易就不用燒火做飯了。

居長安不易

白居易十五六歲時,父親白季庚讓他去長安城裏見世麵,結交名人。當時剛剛平定了叛亂,長安被破壞的很嚴重。到處都在鬧糧荒,長安也是米價飛漲,日子過的很艱苦。

當時,顧況是長安城裏頗有名氣的文學家,他很有才華,但脾氣高傲,有些看不起後生晚輩。

白居易聽說了顧況的名氣後,就帶著自己的詩稿去拜訪顧況。顧況一聽是個十五六歲名不見經傳的小子,就不打算見他,但又聽說他是官家子弟,就勉為其難地答應了。白居易拜見後遞上名帖和自己的詩作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