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用筆書寫人生--文學家(一)(2 / 3)

顧況看著名貼上的"居易"二字,冷笑著嘲諷說:"現在長安的米價很貴,想要在這裏居住恐怕沒那麼容易啊!"接著他又隨意地翻開了白居易的詩稿,看著看著,他的臉上現出驚奇之色,忍不住輕輕讀了出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讀到這裏,顧況立刻一改原來的傲慢態度,熱情地拉著白居易的手說:"你能夠寫出這麼好的詩,居住在長安是不難的。我剛才隻是和你開個玩笑,不要生氣啊。"

白居易卻依舊保持著原來的恭謹態度,謙虛地說:"老先生教訓的是,學生不敢怪罪,以後還請老先生多多指教。"

顧況一看白居易有如此才華又這麼謙虛大度,就更加欣賞他了。以後,他幾乎逢人就誇讚白居易的才華,不久,白居易就成了長安家喻戶曉的名人。

【反光鏡】

勝不驕、敗不餒,白居易無論是在麵對別人的奚落和打趣,還是麵對誇讚,始終都顯得謙虛有禮,這應該也是他博得別人好感的原因之一吧!麵對別人的嘲笑,我們是否也可以做到白居易的恭謹禮貌呢?

【名言集錦】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賦得古草原送別》

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隻在人情反覆間。--《太行路》

【課文鏈接】

《小學語文·語文出版社版2005年S版》二年級上,語文百花園一,背一背,《池上》

杜甫

【名人檔案】

姓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人稱杜少陵、杜工部。

家鄉:河南鞏縣。

主要成就: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稱"詩聖",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被譽為"詩史"。

【成長故事】

杜甫年幼時,他的母親就生病去世了,父親因為要去外地做官,就隻好把他寄養在他的姑媽家裏。姑媽不但精心地照顧著小杜甫的生活起居,還教他讀書認字,給他講一些曆史上治國安邦的英雄的故事。

杜甫學習非常認真刻苦,他尤其喜歡聽姑母講故事。姑母告訴他,他們杜家出過很多名人,他們的遠祖杜預就是晉朝很有名的大將軍,為國家立過很大的功勞,很受老百姓的愛戴。而杜甫的爺爺杜審言則是個很有名的詩人,連皇上都曾誇讚過他寫的詩。

杜甫雖然年紀不大,但卻有著很高的誌氣,他把祖先的事跡牢牢地記在心裏,決心也要做一個向前輩那樣有作為的人,不給杜家的祖宗抹黑。因此他學習起來就更加刻苦了,不分白天黑夜地讀書,以至於舌頭上都生了瘡,胳膊肘都磨出了厚厚的繭子。這也為他後來顯露的文學才華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杜甫七歲時就寫過一篇歌詠鳳凰,表達自己高遠誌向的詩。當他十五六歲時,他寫的詩已經可以和那些成名的詩人相媲美了。當地的詩人如果聚會吟詩,就一定會去邀請他,有時候杜甫還在和夥伴們在樹上采摘果子時,就被那些文人們喊下來去作詩。

杜甫年長時,國家發生動亂,他自己也離鄉背井,流離失所,不過這讓他更加地貼近普通百姓,看到了百姓的痛苦生活,這才用用血淚寫出了千古傳誦的詩史名篇。

【反光鏡】

像高潔的鳳凰那樣不甘平庸、出類拔萃,這是詩聖杜甫從小就立下的誌願。我們是否也應該向他學習,從小就立定遠大的誌向並為之努力呢?

【名言集錦】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課文鏈接】

《小學語文·語文出版社版2005年S版》二年級下,語文百花園三,背一背,《絕句》

冰心

【名人檔案】

姓名: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

家鄉:福建福州。

主要成就: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主要作品有詩集《繁星》,小說散文集《超人》,通信集《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和《三寄小讀者》等。

【成長故事】

父親傳遞愛國心

冰心出生在福建省福州隆普營的謝家宅中,父親給她起了個很好聽的名字:謝婉瑩。她4歲時,隨全家一起遷居煙台,在煙台的海邊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是一個具有愛國、維新思想的海軍軍官,曾參加過甲午戰爭。他經常會在沒事的傍晚帶著小冰心去海邊散步,一方麵陶冶她的性情,開闊她的心胸,一方麵教導她的愛國之心和強國之誌。

一個夏天,冰心又和父親出去散步,他們慢慢地走在沙灘上。冰心陶醉地對著海邊的夕陽說:"爹爹,這海邊的夕陽好美啊!"

父親回答:"是啊,咱們中國像這樣美麗的海濱還有很多,除了煙台,還有大連、青島、威海衛,它們都各有各的不同和魅力。"

聽到還有其他的美景可以看,小冰心天真地說:"那爹爹什麼時候帶我去看看吧!"

聽到她的話,一向溫和的父親沉下了臉,聲音沉痛地說:"現在那些港口已經被英國、日本、德國強占去了,不屬於中國,現在我們隻剩下煙台了。"父親悲憤的話音一轉,又堅定地說:"不過我們一定會把失去的國土都收回來的,一定會的,到時候爹爹就帶你去,看看那些地方的海和夕陽。"

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冰心幼小的心中,她知道了,中國有很多美麗的港口,雖然現在還沒有收回,但最終它們一定會回到祖國的懷抱,愛國、強國的信念就這樣深深地根植在小冰心的心中。

文學從故事裏萌芽

冰心自幼聰慧好學,尤其喜歡聽故事。6歲時,她開始跟著母親和舅舅認字讀書,但是海與山給了冰心更廣闊的天地,於是對學習的興趣就大大降低了。沒辦法,舅舅楊子敬就誘導她說:"如果你把功課做好了,晚上我給你講故事。"

故事對冰心的誘惑力是最大的了,於是她每天都會乖乖地做完舅舅布置下的功課,然後就纏著他講故事。舅舅給她講的第一個長長的故事是《三國演義》。冰心被那曲折的故事情節和鮮活的人物深深地迷住了。總是纏著舅舅一遍一遍地講。為了每天晚上都能聽"三國"的故事,她就更加認真第學習了。但舅舅並不能每天晚上都給她講故事,有時他有事要忙,竟一連幾天都不來,

心急的冰心實在等待不了,就偷偷把舅舅給她講故事時看的書《三國演義》拿出來看,那時,她認識的字還不太多,翻開書,有很多字都不認識,但沒辦法,太想知道下麵的故事發展的如何了,就隻好一邊努力認字,一邊硬著頭皮看下去,就這樣連猜帶蒙,居然把厚厚的一大本書看完了。看完《三國演義》,她發現原來書裏麵的故事比舅舅知道的更多更迷人,於是她就開始自己讀書看故事了,《水滸》、《聊齋誌異》等書就是這樣看完的。

冰心不但把讀過的故事能用心地記住,還經常講給別人聽。有時候學校裏放假,父親就會帶她去軍艦上玩,水兵們聽說她會講"三國"故事,就讓她講幾段聽聽,小冰心就會揮著小手,毫不膽怯地講上幾段,把那些水兵們逗得捧腹大笑。

看的書多了,冰心自己有時候也會編一些小故事,講給自己的弟弟們聽,這應該算是她文學創作的開端吧。

【反光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對於冰心來說再合適不過了,在閱讀冰心的作品時,我們是否能想到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如何向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奮鬥呢?

【名言集錦】

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假如生命是無趣的,我怕有來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滿足的了。

【課文鏈接】

《小學語文·語文出版社版2005年S版》三年級上,第3課,《吹泡泡》

葉聖陶

【名人檔案】

姓名:葉聖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12月26日),原名葉紹鈞,字聖陶。

家鄉:江蘇蘇州。

主要成就: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活動家。小朋友們愛看的童話集《稻草人》就是他的作品。

【成長故事】

勤奮學習的葉聖陶

葉聖陶出生於江蘇蘇州的一個平民家庭,他的父親葉仁伯是一位吳姓地主家的管賬先生",相當於現在的會計,主要替地主家收租子,偶爾也會在一些大戶人家婚喪嫁娶時充當一下總管。葉聖陶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親微薄的收入維持,日子很是緊張。但葉聖陶深受父親的老實厚道、品行端正和母親的心地善良、克勤克儉所影響,決心要像父母那樣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