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擔心母妃?舅舅早早派人守著她了。隻是父皇突然沒了,聽聞皇爺爺又病的起不了床,外公入獄,而我卻什麼都不能做,我……太沒用了。”嗚嗚咽咽的又哭了起來。
無衣不由淚目,順著他的脊背,輕聲哄著:“君天,你還小,這些負擔都不是你能承受起的,你父皇和皇爺爺也必定想你安心。”
“可是姑姑十歲就可以替皇爺爺分憂,為什麼我不可以?”
無衣頓了一下,他竟然知道這個“姑姑隻是不想深宮的生活,太累,姑姑年幼體弱多病,隻盼望能好好多活幾年,安安靜靜的過日子。”
“可是姑姑手裏有嶽家軍兵符,怎麼可能安定的下來?”
無衣滿身一凜,驚詫異常,瞬間平複心跳“天明聽誰說姑姑手握兵權?”嶽家軍的確是父親和兄長一手鑄建,卻在戰死沙場,自己被太後收養後,這第一件事便是從自己手中收回嶽家軍的兵符。當時自己雖年幼無知,但深知兵符必定是保不住的,強擱在自己手上也必定引火燒身,於是順手推舟,把兵符交了出去。
近十幾年,皇帝建立了紅衣衛,用來守禦皇城。而嶽家軍竟是一直沒有消息。不知是自己消息閉塞,或者是這其中另有隱情。為求安身立命,兵權移交之事,自己有意透露出去,雖不是盡人皆知,卻也是有心人都知道的事情。可如今,一個九歲小兒,又怎會說自己依舊手握兵符。
“皇爺爺讓君天依附姑姑的時候,君天不願呆在皇陵苦寒之地,皇爺爺便說,君天若是跟著姑姑,姑姑必定拿君天做孩兒相待,這樣不僅沒有人敢欺負君天,興許以後姑姑願意把嶽家軍交給君天。我想做大將軍,所以歡歡喜喜的來姑姑這裏了。姑姑,你會把嶽家軍給君天嗎?”君天心智單純,滿眼期待的看著她。
而無衣卻是驚得一身冷汗,眾矢之的的感覺不好受。老狐狸,你害我!
“你若在十日之內背的下《戰國策》和《孫子兵法》,姑姑可以考慮以後把嶽家軍交給你。”無衣摸摸他的頭。
“姑姑,一言為定”說完就要跑出去。
“先吃飯吧”
“過午不食”語罷,已經跑遠。
Tobecontinued...
交代故事背景:
此文沒有明確的年代劃分,但是官職已經進化到了明清時代,隨後會出現想尚書啊等等一類的朝官。其他還有像郡主啊,左丞啊,國師啊一類的。請考據黨們放過小可,文章時而鬼話連篇;時而正經嚴肅,隻為抒發心中所想。
此文女主非善類,也非大奸大惡之徒,包括文中的角色,盡是世間的各種癡人,隻是行為舉止稍微超乎誇張了一點,無非是為了添加一些藝術效果來突出他們的“癡”。
筆者一直認為,即便是小說裏的人物,行為舉止也應該符合人格統一性,他們隻會做自己性格約束以內的事情,而不是各種人格分裂,做出超乎性格之外的舉止。筆者盡量做到合理的人物角色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