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忽悠”:“身上一股蔥花味……是不是飯店的?”(觀察細節)

範師傅:“那……你說我是飯店幹啥的?”

“大忽悠”:“顛勺的廚師!”

那些閑逛著走進門店的顧客和範師傅的心理階段一樣,從隨意的瀏覽,到注意某件產品,引發聯想,再到體驗階段,然後估算產品的價格是否合理,一直到最後決定是否購買。對於顧客的每一個心理階段,我們都要有流程服務的意識,不是一見到顧客就恨不得馬上把產品賣掉,而是應該耐心地一步步做引導。

另外,從以上片段中還可以看到“大忽悠”在與範師傅溝通的過程中,如何“欲擒故縱”,主動“轉移話題”,然後“試探”性地問話,遭到拒絕後“靈活轉移”,從“蔥花味”這個細節猜測出顧客的身份,引起範師傅的濃厚興趣,慢慢解除其抗拒心理。

六、導購就是引導顧客,銷售就是引導消費,遇到顧客拒絕更要靈活引導

“大忽悠”:“在最近的一段時間內,你有沒有覺得身體某個部位跟過去不一樣了。”(引導)

範師傅:“我沒覺著,我就覺著我這臉越來越大。”

“大忽悠”:“你知道你的臉為什麼大嗎?”(接著引導)

範師傅:“為啥?”

“大忽悠”:“是你的末梢神經壞死把上邊憋大了。”

範師傅:“那是哪憋的呢?”

“大忽悠”:“腰部以下……腳往上……”(再引導)

範師傅:“腿呀?”

“大忽悠”要把顧客引導到痛苦中去,然後把拐賣掉。在門店的銷售過程中,導購要把顧客引導到使用我們產品的美妙幻想中去,而且必須把顧客引導到體驗和感覺中去。

導購的工作就是引導、引導再引導,用語言引導出體驗——“他咋麻了呢?”“你跺,你也麻”,最後“忽忽悠悠就瘸了”,這就是引導的結果。

前幾天,在某建材超市,德意電器的店員給我介紹廚房用品的時候,手裏拿著一個伸縮尺子,時不時地指點、測量,顯得非常專業,還主動邀請我用手觸摸感受一下。結果我轉一大圈兒回來後,唯有她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導購永遠不要忽略引導體驗的作用。

七、信任是有效成交的關鍵

“大忽悠”在找出範師傅的“毛病”之後,為了進一步達到賣拐的目的,沒有馬上成交自己的拐,而是拐了個彎,以“現身說法”、“同病相憐”的手段博取範師傅的充分信任。

“大忽悠”:“拄上拐之後,你的兩條腿逐漸就平衡了,一點一點也就好了,當初,一個老頭看出我腿有病,我就心疼錢,沒買拐,最後,殘了……”

範師傅:“你這是條廢腿呀?”

“大忽悠”的老婆:“老頭子,咱這是好腿……”

“大忽悠”:“你說啥呢?好……好腿誰拄拐呀?”

範師傅:“是。”

“大忽悠”的老婆:“那拐不是……”

“大忽悠”:“你別說行不?”

範師傅:“哎呀!大姐你就別老跟著瞎攪和了行不行啊?這是病人和病人之間在探討病情,你老跟著摻和啥呀?這是……我看這腿怎麼回事……”

“大忽悠”:“你不用看,看……我給你走走看看,我過去都沒走……這完了都……”

(“大忽悠”像拐子一樣走了幾步)

範師傅:“哎呀,哎呀,哎呀我的媽呀,哎呀呀呀……這麼嚴重呐!”

“大忽悠”:“我甩掉多少隻鞋了!”

在門店銷售溝通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至關重要。信任非常難以獲得,然而,隻要獲得信任,銷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陌生人可以變成新顧客,新顧客可以變成老顧客,老顧客最終變成忠誠的顧客。門店生意的興旺很大程度上都仰仗老顧客的支持和口碑。

在門店銷售過程中,自己“現身說法”成為很多行業推銷的技巧,特別是在化妝品和保健品行業中,這更是銷售的法寶。“現身說法”很容易取得顧客的信任。

門店銷售中,有一個快速取得顧客信任和好感的溝通技巧,像小品裏的“大忽悠”告訴範師傅的一樣,“我也是這樣的”、“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曆”……這個技巧叫同病相憐,說“有同理心”的話。

八、快速成交,不要貽誤成交時機

“大忽悠”的成交方法可以稱之為經典,從收錢到拿車一氣嗬成,這叫做“狠”。

平時巡場,我發現導購在銷售服務中經常貽誤“戰機”,明明已經可以開單了,導購還在那裏囉唆地介紹,結果顧客來一句:“我再看看。”轉身就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