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夢想成真(3)(3 / 3)

晨鍾暮鼓滋潤的什邡,古柏立地成佛,

八百六十四平方公裏,都是淨土。

這是地震震不掉的什邡胎記,

這塊土地烙上姓氏的曆史與文化的積澱。

因為它的沉與重,久與遠,

一部別處無法複製的大書,頁碼正在散落,

以怎樣的方式裝訂成籍?

以怎樣的路徑讓它走出遮蔽?

什邡在恢複民生之後,清理自己的家珍,

開始新一輪文化重建的深度思考。

縱貫什邡的“北京大道”開通了,

南起成綿高速,北至鎣華山下的紅白,

在旅遊、礦產、農副特產品運輸經濟帶上,

六十三公裏延伸,一條生命路。經濟提速路。

隱約了陡峭的山崖,

隱約了湍急的江水,

餘震、塌方和滑坡都統統隱約。

最險要的是交通咽喉爛柴灣上的大橋,

六百米大橋的施工便道八次被洪水衝毀,

大橋上遊的堰塞湖,隻要下大雨,

洪水直撲爛柴灣。一個觀察哨,

兩台防空警報,專設在施工的現場,

工人從來沒有經曆過這樣的場麵,

就像戰士進入真正的戰場,聽到警報,

迅速撤離陣地,警報解除,

又箭一般射出,奔赴戰壕揮汗如雨。

所有的艱難險阻都過去了,

曆經艱險的勇士們一個個輕描淡寫,

就像隨手一頁日曆翻過。不過,那一頁,

將永遠留在自己的生命裏。

行走在開闊、清爽的環城路人行道上,

恍若置身北京街頭,

那些灰色與橘黃色相間的透水磚,

那些銀色的鍍鋅燈杆,

那些路邊的銀杏樹……

那麼熟悉和溫暖。

北京與什邡近了,這裏的老百姓,

都可以來幾句正宗“京腔”。

災後什邡,搭乘首都的特別快車,

從“北京大道”整裝出發,

前麵,已經滿目錦繡。

21

山河與家園破碎的四川,

春天回來了。這裏幸存下來的生命,

升華了“幸存”的全部意義。

三年,沒有人統計有多少奠基?

而每一次奠基,紅色的旗幟插滿了山岡,

插在這裏每一個人的心上。

曾經曆曆在目的廢墟和瓦礫重新集結,

集結成一片感恩的海,奮進的海,

海的汪洋填平了所有的溝壑。

那些揮汗如雨的額頭和脊梁,

在曾經撕裂的土地上站成堅硬的銅雕。

那些帶著天南地北口音的銅雕,

那些帶著本地土語的銅雕,

把奠基儀式上的紅,植入自己的血脈,

那是國家旗幟上的紅,那是

獨一無二的中國紅。

家園重建,文化重興,社會重構,

三個維度上不僅是一磚一瓦的重繪,

而是民族精神內涵拓展出一個新的疆界。

十八個援建省市組成的十八個戰場,

有參與建設北京奧運會場館的主力,

有參與建設上海世博園的王牌,

英才彙集,院士、專家,博士、碩士,

百裏挑一、千裏挑一,萬裏挑一。

一個空前強大的援建陣容,

一種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一幅絕美絕倫的重生畫卷,

向世界證實: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

有這樣的“物質實力”和“製度活力”,

有身心合一、江山合力,排山倒海的力量。

夢想成真,四川開滿了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