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當年皇帝還在時,他們都是深受朝廷重用的頂流之柱,隨著當今皇帝的舉事造反,僅僅是一念之差,在大勢已去之時原本應該為國捐軀,可是終究下不了那個決心,苟且偷生的活了下來。
可是畢竟他們都是前朝遺臣,雖然趙天陽在登基以後沒有任何為難他們,甚至為他們加官進爵,可是內心裏也從來都沒有信任過他們,對他們也是多加防範。
長期以往,在他們的心裏便產生了陰影,總覺得這是對自己的報應。
“唉,如今卻落得個叛國賊臣,裏外不是人,希望先皇地下有知不要怪罪我們才好……”臉上帶著愧疚,似乎很後悔當年的行為,甚至眼眶都紅了不少……
看著跪在眼前的人,趙銘泰的心裏感覺到一絲的諷刺,隻覺得好像是在打自己的耳光一,儒雅的氣質中卻夾雜著更多的冷意,可是臉上卻是十分激動,甚至有些感恩涕零……
“宮將軍快別這樣,我如何擔當的起,即便是父皇在世也不會怪罪你們,當年你們都是父皇最心愛的臣子……”
“而且父皇一直都跟我說,對你們要尊重,千萬不可以怠慢,如今我已經是庶民,何德何能讓你們如此……”
看著跪在自己的麵前的一大群前朝的臣子,來這裏見自己都是為了複國大業,趙銘泰此時還是十分的需要他們的。
眼下,起事已經是迫在眉睫了,重要的是他們現在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我們願意誓死效忠太子殿下,複國匡複前朝大業……”如此,在多年之後,這些前朝之臣又重新找到了被重視和尊重的感覺,這對他們來說比什麼都重要,所以他們自然是求之不得……
“好,好,父皇當年真的沒有看錯你們……”
“各位大臣,快快請起,我趙銘泰有你們的相助定然會一舉成功,到時候你們都是我朝代開國功臣,為百姓世世代代傳頌……”
朱太平等了多少年,蟄伏了多少年,終於能夠恢複趙銘泰的身份,雖然他不斷的否認自己的太子的身份,可是卻一口一個父皇,時時刻刻的還在提醒著這些大臣,自己的身份是太子。
“那太子殿下,我們何時起事……”
“按照先前的約定好的,我們的人已經準備好,所有的糧草和兵均已發配完畢,隻等您的命令……”
“隻是那前朝寶藏和寶人還未尋到,是不是……”就在眾人一臉慷慨的時候,忽然一個看上去年過半百,胡子都有些花白,隻是眼神中閃著一絲的精光,說話也是極其隱晦……
這打仗需要資金誰都是知道的事情,當初趙銘泰遊說他們的時候也曾提到這一點,而且這雖然是前朝的秘史,可是他們這些肱骨之臣都是有所耳聞的。
聽到有人主動提起的時候,後麵的其他大臣自然也是豎起耳朵,心裏對著問題早就想窺探一二,心裏也要衡量一下,這造反之事是否劃算……
“如今大家都是同坐在一條船上的人,這些事情自然不會瞞著各位,將來複國大業成功之時,就是吾等共享榮華富貴之日……”
趙銘泰提到此事時神情激動,眼神大放異彩,錦色衣袍下的身軀微微發抖,似乎此時他們已然成功,那興奮之情躍然之上,讓人不得不信服他。
“嗌……從先皇開始便待我們不薄,這寶藏之事,太子自然會惦記著我們的……”
“隻要推翻那個昏君,整個天下都是我們的,又何必在乎那些個身外之物……”在趙銘泰深情並茂的發言之下,他身邊的一個大臣,雖然沒有穿官服,可是眉眼之間的剛毅之氣,可以看得出來,他是發自內心的擁護趙銘泰的。
其實這群人聚集到此地,便是為了趙銘泰的一句話,也是為了改變他們自身的處境……
當年晉天國福王趙天陽篡位,一夜間圍剿皇宮,屠殺皇室,可是太子河太子妃卻僥幸逃脫,他後來改國號元,自封為元明帝,改元為太封。
屆時晉天國大亂,元明帝為平息叛亂及輿論,大肆興起文字獄,很多前朝官員都難逃厄運,他們便是每日惶恐生活,甚至惶惶不可終日…
後來並勾結江湖惡勢力,用鐵腕手段強製鎮壓,社會黑暗,雖然他們曾經想過起事,後來還是因為各種原因放棄……
“王丞相說的極是,如今我們能夠輔佐太子登基也是我們的福氣,還請太子下令,我們即可殺進皇宮……”或許是被趙銘泰感染,或許是因為這丞相的話,這宮將軍立刻收起了私心,眼神中殺意四起手中的武器緊緊握著。
“如今我已得知,元明帝與太子不和,而且他最得意的兒子厲王趙子修以及他的妻子白素嬈已經在戰場上失利並且下落不明……”
看著這樣的形式,趙銘泰麵上雖然激動可是眼神依然沉靜,給人一種信任的感覺,將眼前這些願意相助自己將士看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