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南唐一日緣樊君(1 / 2)

現在的局勢可謂是動蕩不安,改朝換代也不過十幾年的事。中原大地群雄競起,你爭我奪,中央政權的更替如走馬燈,蜂擁而來,轉瞬即去。

後漢本是建都開封,可是由於統治集團內部發生矛盾,將相之間相互為仇,皇帝也因將相的事權過高,“厭次為大臣所製”,而把點機政,典臨衛和掌財賦的大臣一起殺掉,並派人去大名府謀害郭威,以至於郭威叛變。這段曆史在我上學期間便已經耳熟能詳。在郭威舉兵南向之後,推翻了後漢,建立後周。

而我所在的便是後漢的國主劉知遠的弟弟劉崇在太原所建立的北漢。算起今年應是公元958年,嫿音16歲。這樣的大好青春最好別被浪費了。曆史上這時的趙匡胤應該還是後周的東西班行首職位,還沒建立北宋。既然北漢無我容身之處,而我又無他技之長,唯一足得稱道的便是我在軍校學的知識,何不去後周闖一闖,很可能在趙匡胤旗下謀個職位,反正最後的贏家是他,跟著總沒錯。

戰爭使國家衰敗,民眾苦難,白骨露於野,千裏無人煙,到處是廢墟,到處是病痛的□□,到處是租妻賣子的哀求……早就聽聞這國主殘暴荒淫,賦斂繁重,政刑苛酷,正是“廟堂無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

我雇了輛馬車南下去開封。

“公子,您是準備去投靠周國周世宗的吧。”

上路不久車夫便搭起話來,竟一語道破我的初衷,我有些吃驚。

“車夫大哥,你是怎麼瞧出來的?”

車夫笑了笑說:“如今這局勢,周國是異軍突起,軍隊更是所向無敵,當然越來越多的人有意去投奔。”

以前學曆史也學過周世宗,隻知道他基本上結束了割據局麵,但也不甚清楚。這車夫看來也是頗有些見解的人,不禁挑起了我的好奇心。

“哦,車夫大哥也清楚這天下局勢?”

“哈哈,公子說笑了,什麼天下局勢,向我們這些人常年走南走北的隻不過多少聽說過些各方的奇聞軼事。周世宗也真為百姓著想,把由前政府出租的官田分給農民耕種,作為農民的永業田,很是深得百姓擁戴。”

這周世宗是個人物,懂得首先應該抓的是民心。他做的這些既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農民在得到了土地之後又可以使地力得以充分發揮,這樣一來生產力也得到恢複。

“說句殺頭的話,公子,當今漢國國主終日沉迷於酒色,哪管我們百姓的死活,比起周世宗的仁政,自然有很多人願意棄暗投明。唉,可是這些都是殺戮,隻會給所攻之地的無辜百姓雪上加霜。”車夫連連歎氣不再說下去,我也不好再問。

坐馬車還真是不舒服,雖沒有公共汽車的汽油悶味,但滿途的顛簸也夠我受的了。天色也已漸暗,人疲馬累的,於是我們尋了個驛站歇息。車夫將馬車遷到客棧馬廄,我也順勢跳下車。

“車夫大哥,這是到了那兒了?”我問道。

“這是南唐境內了。”車夫一邊拴馬車一邊答。我環顧四周,典型的江南屋宇,渾然透露出清新雅致。真想看看頗受古人讚揚的江南是什麼樣的。

給車夫告了一聲便離開了客棧。

江淮這一帶也算是富饒之地,看著路上行走的人大多穿著明亮的綢緞綾羅。南唐是“與民休息"的政策,一直鼓勵農民裁桑養蠶,所以盛產絲織品。果然老百姓衣著也不乏綢緞衣飾,可這應該是南唐後期了,怎麼也不像有亡國之像的?想必現在的百姓還有那君王還在以最自信的目光傲視天下吧,百姓們則以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富裕的百姓。

可惜,在最完美的局麵裏往往隱藏著危機,一不小心就足以成千古恨。我呢,現在好像也是自信滿滿,會不會一夜之間也會跌落穀底

繼續前行,拐進了一條略窄的街道。這一瞧才發現江南的女子果然生的美麗。果然是好山好水養美人。街邊坐落著的都是歌舞坊,不時傳來琵琶和古箏的曲子,樓上的美豔女子也不時向我拋來秋波媚眼的,起初我還納悶,再轉念一想我如今可是個翩翩俊公子,怎不惹得這也女子春心萌動。

唉,滿城的靡靡之音,全然不見百姓有絲毫對外麵虎視眈眈的後周有所防範,怎不亡國?南唐李後主李煜熱衷於吟詩賦詞,這國都也沉迷歌舞升平。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這不是陳後主的《玉樹□□花》嗎?這些歌女竟然也唱這亡國之音,我不禁想起杜牧的那句名言“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南唐人今天沉迷溫柔鄉,卻不知亡國的那一天已不遠了。我搖搖頭正想離開此地,卻聽見一聲極不應景的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