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5)(1 / 3)

鄧小平認為,在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主題的大環境下,對我國集中精力搞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也是一種曆史機遇。他認為,對發展社會主義有利的新事物、新趨向也是一種機遇。如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對我國經濟發展後來居上就是個有利條件。

他還認為,我國與周邊國家誰可能走前麵,占據有利位置,誰就可能真正成為亞太地區新的經濟增長中心。這對我們是一個壓力,也是一個機遇。

第二,如何抓住機遇、利用機遇。在鄧小平看來,首先要有強烈的機遇意識。作為事物發展的有利條件,機遇具有暫時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它隻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沒有機遇意識,就不可能認識、把握、利用機遇,就會喪失大好曆史機遇。其次,要從戰略高度來把握機遇問題。抓住機遇是為了加快發展,隻有從戰略高度來把握,才能抓住大的機遇。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多次強調要用宏觀戰略的眼光來分析問題,不能隻在眼前的事務裏麵兜圈子。再次,要有科學預見,當機立斷,真抓實幹。僅僅有了機遇意識,認識到了機遇的重要性還遠遠不夠。還要善於預見機遇,創造機遇。更重要的是幹起來,坐而論道,隻會清談誤國;猶豫不決,便會痛失良機。第四,既要穩妥,又要敢冒風險。由於機遇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機遇和風險是並存的。鄧小平還指出:“強調穩是對的,但強調得過分就可能喪失時機。”①

三、鄧小平機遇思想及其實踐是戰略機遇期的前奏和先導

鄧小平機遇思想及其實踐集中體現在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這一時期,鄧小平機遇思想及其實踐不但開辟了改革開放的新局麵,大大加快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而且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麵成為中國21世紀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前奏和先導。

重要戰略機遇期必然是主客觀因素、必然性與偶然性相統一、相結合的結果。客觀條件具備了,主觀認識不到位、不及時,就會喪失大好曆史機遇;主觀意識到位、機遇意識強烈,而客觀條件不具備,戰略機遇期也不會形成。必然性主要是指內部因素,是主要方麵,但沒有偶然性因素的配合,戰略機遇期仍不會形成;偶然性更多是指外部因素,它要通過必然性發揮作用,隻有偶然性,戰略機遇期更不會形成。在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鄧小平機遇思想及其實踐雖未完全促成中國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形成,但是在主客觀因素、必然性與偶然性等方麵為21世紀中國主要戰略機遇期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發揮了極大作用,成為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前奏和先導。

首先,在全黨、全國形成了強烈的機遇意識,為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形成準備了主觀條件。機遇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有利於事物發展的相對短暫的環境條件,抓住機遇,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古語雲:“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急也,而聞者彰。”就是這個道理。鄧小平機遇思想的著眼點在於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如果發展太慢或停滯不前,就不能說抓住了機遇。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國來說,發展速度的快慢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當今世界形勢日新月異,由於新技術革命的影響,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更是一日千裏。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如果不能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就不能在未來世界占據一席之地。鄧小平的機遇思想,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源於這種深沉的憂患意識和緊迫感。

鄧小平的這種對機遇重要性的認識、對機遇對於中國重要性的認識,以及把“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作為著眼點的機遇意識影響了全黨、全國人民,在全黨、全國形成了較強的機遇意識,為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形成準備了主觀條件。

其次,在全國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機遇戰略,為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形成準備了客觀條件。中國的現代化是按“三步走”向前推進的,是一種台階式的整體漸進方式。在這個前提下,鄧小平十分重視機遇加快發展,體現出戰略漸進和戰術加速的統一。他的機遇思想是一種審時度勢、通達權變的治國藝術,是一種超常規發展的政治方略,在改革開放20多年來發揮了極富成效的重大作用。

如:建立深圳等經濟特區作為吸引外資和技術的窗口,帶動東南沿海的開放;開發浦東新區,以上海為龍頭,帶動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騰飛;實施“863計劃”,促進中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設立海南經濟特區和重慶直轄市,加速落後邊疆地區的開放等等,都是鄧小平機遇思想在實踐中的豐碩成果。

再次,在內外關係、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關係方麵,形成了以如何認識機遇、把握機遇、創造機遇為內容的豐富的方法論思想,為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形成奠定了方法論基礎。鄧小平多次強調,我們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要勇於在重大的曆史轉折關頭把握、創造和利用機遇。這說明鄧小平在把握機遇、創造機遇方麵比較重視內部的必然性方麵,因為隻有自己內部的條件具備了,才能在外部客觀機遇來臨時更好地把握機遇、利用機遇。在重視內部必然性的同時,鄧小平認為外部的客觀條件對於機遇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這一點對於中國來說特別重要。他多次強調通過改革開放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力,通過利用外資來活躍國內市場,通過借鑒外國先進的經驗來推進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這些都是鄧小平通過外部條件把握、創造機遇的經典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