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黨建理論的豐富和發展(1)(1 / 3)

桑學成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在繼承鄧小平黨建理論的基礎上,深刻分析了世情、國情和黨情的重大變化對執政黨建設的時代挑戰,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決了黨的建設麵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黨建理論。

一、在創新中推進新的工程

縱觀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曆史進程,大體上經曆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黨的十四大。這一階段的突出特點是,聚精會神抓黨的建設的大氣候開始形成,並從當時存在的突出問題人手,主抓了黨風廉政建設、密切黨群關係為重點的黨的作風建設。

第二階段:從黨的十四大到黨的十五大。這一階段的突出特點是,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新要求,逐步形成全麵部署,突出重點,整體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格局。

第三階段:黨的十五大以後。這一階段的突出特點是,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決黨的建設麵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中推進新的偉大工程。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黨建理論創新取得的最重要和標誌性成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新的實踐,把握時代特點,科學判斷黨的曆史方位,創造性地回答了在充滿挑戰與希望的21世紀,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究竟要把自己建設成一個什麼樣的黨和如何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對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反映了我們黨對黨的建設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們黨在自身建設問題上的重大理論突破,是對鄧小平黨建理論的重大發展。

中國共產黨的曆史地位及其作用,始終是與她的先進性聯係在一起的。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如何一如既往地保持黨的先進性品格,始終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更好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一個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先進性”的新的思維框架重新解讀中國社會發展道路和中國共產黨執政邏輯,其精神實質是要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始終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永葆黨的先進性。曆史和現實都昭示我們,黨的先進性是黨的生命。對於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來說,保持黨的先進性,黨才能具有繼續領導人民前進和執掌國家政權的資格和能力,黨的執政地位才能鞏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執政至今,從根本上講,是因為她保持了黨的先進性,特別是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審時度勢,與時俱進,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適應時代的要求,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按照時代進步的潮流不斷解決國家發展中麵臨的問題,得到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但是,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曆史的,先進性的實現,不是一勞永逸的。社會曆史是不斷發展進步的客觀過程,黨的先進性也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才能保持的過程。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也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將來必然先進。不努力,停滯了,先進性就會蛻化。保持黨的先進性,實質上是一個不斷解決自身麵臨和存在的問題,不斷實現自我更新、自我提高、自我進步的過程。黨對先進性的追求,必須是不間斷的、不停滯的、不滿足的、不放棄的,必須付出艱辛努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治黨興邦的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黨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如何始終保持和發展先進性的問題,為我們黨跳出曆史演進和政黨興亡的“周期率”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考慮。

三、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的黨建理論是與鄧小平黨建理論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係

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在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過程中,發表和闡述了一係列十分重要而精辟的思想觀點。這些思想觀點是在堅持馬列主義建黨學說和毛澤東建黨思想,特別是直接繼承和運用鄧小平建黨理論,卓有成效地解決黨的建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站在時代和全局的高度,回答並解決了麵向新世紀黨的建設的目標、任務、方針、方法、原則等一係列基本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與鄧小平黨建理論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係。體現了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黨建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一)從十五大提出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到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進黨章,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戰略指導方針提出,解決了黨在新的曆史階段舉什麼旗的重大問題,為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和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其重要意義可以同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相提並論。現在,當我國進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的時候,黨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是我們黨作出的又一個曆史性決策,也是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推進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的又一個曆史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