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鄧小平與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新發展(2)(1 / 3)

列寧隻能從經驗出發來談論社會主義,經驗隻能來自於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但是除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我們應該好好總結,應該根據這些經驗來談論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經驗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認真總結呢?這涉及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共產黨在努力認識和掌握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規律同時,是不是還應該認真研究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特別是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規律。蘇聯共產黨曾經反複強調掌握社會主義的經濟規律,但蘇聯經濟建設的失敗說明它沒有能夠掌握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規律。中國共產黨能夠破解社會主義建設理論遭遇的發展難題,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在努力掌握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規律的同時,也認真研究了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包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規律。其實,斯大林對這個問題曾經有一個正確的理論觀點,但沒有被廣泛注意,他也認為:“各種社會形態在它的經濟發展中,不僅服從自己特有的經濟規律,而且還服從一切社會形態所共有的經濟規律。各個社會形態不僅以自己特有的規律分開著,而且以一切社會形態所共有的經濟規律聯係著。”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規律當然會有自己的獨特性,但它顯然不可能與一切社會形態所共有的經濟規律包括資本主義的經濟規律完全分割開來,他們之間也有著密切的聯係。而中國共產黨在思考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時,毫無疑問是很好地把握了這個關係。

中國共產黨以對待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科學態度,以對世界和中國變化的正確認識,堅持理論創新,使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在中國得到了新的突破性的發展,不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了正確的理論指導,而且也為中國共產黨在未來繼續堅持理論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油田黨校)

鄧小平與毛澤東統一戰線思想的比較

繆國龍黃亮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在解放運動中實現自身團結統一和爭取聯合廣大同盟軍的一個重大的戰略和策略。毛澤東和鄧小平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與中國具體的實際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奠定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戰線的理論和策略原則。對他們的統戰思想進行比較研究,對於我們今天加強統一戰線理論建設、做好實際的統戰工作是有意義的。

一、鄧小平統戰思想與毛澤東統戰思想的一致性與繼承性

第一,對統一戰線的地位和作用都進行了深刻地論述,都特別強調統一戰線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就把統一戰線作為三大法寶之一。把統一戰線提高到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的戰略地位。同時,毛澤東把建設統一戰線看作是“革命的根本政策”,黨的“最基本的政治綱領”。

在全國革命勝利前夕,他進一步指出:“團結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在工人階級領導之下,結成國內的統一戰線,並由此發展到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在國外,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國人民”,結成國際的統一戰線,這就是“中國人民已經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經驗”。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仍強調堅持統一戰線的重要意義,他一再強調,為了打擊當前的敵人,就要把人民中間不滿意我們的人變成擁護我們的人,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團結起來,共同建設社會主義國家。

鄧小平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重視和堅持運用統一戰線這一傳統法寶,並將統一戰線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在建國初期,鄧小平就強調全黨重視做統一戰線工作。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堅持其一貫的主張。他根據新時期的任務和特點,強調“我國的統一戰線已經成為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廣泛聯盟”。

第二,實事求是是兩者統戰思想共同的基石。在毛澤東、鄧小平統戰思想的一係列論述中,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就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毛澤東根據近代中國社會性質和特點,創造性的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統一戰線的策略思想,科學地解決了統一戰線的領導權、任務、策略原則等問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的思想。

鄧小平根據新時期我國社會階級狀況發生的根本變化,明確提出了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把統一戰線的重點轉移到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上來。這一轉移本身就是實事求是在統一戰線領域的具體運用。關於多黨合作問題,鄧小平根據我國社會各階層發生的變化,指出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已經成為各自聯係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和人民團體,成為共同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這個表述充分考慮了我國具體曆史和現實條件,對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做了實事求是的估計。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鄧小平提出“一個國家,兩種製度”的構想,它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的實事求是的原則的基礎上的。尊重曆史、尊重實際,就是尊重港澳台的曆史和實際。一國兩製的科學構想,顯示出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勇氣和現實主義的博大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