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鄧小平與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新發展(5)(3 / 3)

這些都反映出鄧小平在運用民主集中製原則時,緊緊圍繞著黨的生活的實際,針對不同時期黨內生活的狀況和傾向性問題,不斷提出加強民主集中製建設的意見,逐步形成了他關於民主集中製的建設思想,從而為堅持的健全黨的民主集中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第二,黨的民主集中製建設要從改革和完善黨內製度人手,是鄧小平民主集中製建設思想的又一個顯著特點。

製度建設,從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就開始了。長期以來,我們黨積累了許多黨的製度建設的經驗教訓。建國後,鄧小平對執政黨條件下的製度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把改革和完善黨的製度看作是進行黨的民主集中製建設的基本途徑。

鄧小平關於執政黨製度建設的思想開始於1956年,途經1962年2月他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同年10月他在中央組織工作會議上的報告,逐步趨向成熟。1980年8月他所作《黨和國家領導製度的改革》的講話,是他這一思想基本成熟的標誌。這期間,他闡述了一係列關於加強執政黨製度建設的理論觀點。其中比較重要的有:(1)1956年的“黨除了應該加強對於黨員的思想教育以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從各方麵加強黨的領導作用,並且從國家製度和黨的製度上作出適當的規定,以便對於黨的組織和黨員嚴格的監督。”(2)1962年的“民主集中製是黨和國家的最根本的製度,也是我們傳統的製度。堅持這個傳統的製度,並且使它更加完善起來,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關係我們黨和國家命運的事情。”(3)1978年的“必須使民主製度化、法律化,使這種製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4)1980年的“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製度和工作製度方麵的問題更加重要。”“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不是說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說領導製度、組織製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些理論觀點不僅顯示出鄧小平高度重視以民主集中製為核心的黨的製度的建設,而且顯示出鄧小平要以改革和完善執政黨的製度來堅持民主集中製,提高民主集中製的實行水平,從而建立“一個統一的黨,有紀律的,有戰鬥力的黨”。

在鄧小平的推動下,中國共產黨提出和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來堅持和健全黨的民主集中製。如:建立中央政治局常委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會定期報告工作製度;建立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書記處的工作規則和生活製度;建立和完善地方各級組織有關的議事規則,表決製度和生活會製度;改革和完善黨內選舉製度;製定保障黨員權力的具體條例等等。這些都是鄧小平從加強黨內製度建設人手健全黨的民主集中製的具體反映,是鄧小平民主集中製建設思想的體現。鄧小平關於加強黨的民主集中製要著重從製度上解決問題的思想,是鄧小平民主集中製建設思想的又一特點。

第三,黨的民主集中製建設要不斷總結黨內生活的經驗教訓,是鄧小平民主集中製建設思想再一個鮮明特點。

建國以來,鄧小平幾乎在每一次論述黨的民主集中製問題時,都回顧、總結曆史上黨內生活的經驗教訓,從而在這基礎上提出民主集中製建設的意見。

1956年他在《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談到民主集中製問題時,就曾聯係黨的曆史,總結黨內生活中各種問題處理時出現過的偏向,提出民主集中製建設的意見。

1962年他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談到民主集中製是黨和國家的最根本的製度時,又一次總結了黨內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