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1 / 3)

誰知不巧,這個少年侍者偏偏又與總督府的丫姑爺張威虎有些牽連。丫姑爺也常到這太平洋澡堂來洗澡,被這侍者侍候過幾次,覺得這孩子生得伶俐,又很溫存懂事,便看中了他,每隔五七天總要到這裏來洗一次澡,指定要這侍者修腳擦背。澡堂老板知道丫姑爺是製台大人張香帥的心腹愛將,總督府裏最有權勢的紅人,自然是百般巴結籠絡,還專門在優座內給這位丫姑爺收拾了一間最闊氣的專用房,每逢丫姑爺來了,都要迎進送出,如待貴賓,並讓那少年侍者百依百順,盡心侍候。那侍者得了不少賞賜,澡堂老板也跟著得了不少好處。

這一天,丫姑爺又到太平洋澡堂來了。洗完了澡,光著身子,躺在豪華的西式沙發床上讓那侍者給他捶腿、按摩。丫姑爺忽然發現侍者臉上淚光瀅瀅,好像剛剛流過眼淚似的,便托起那少年的下巴來問道:“誰欺侮你了,告訴我,我給你去揍他。”

那侍者才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和蔣、柳二人講的話一五一十地說給丫姑爺聽。丫姑爺聽後,開始還隻感到氣憤,後來就越想越覺得事情嚴重了。他問明了剛才那兩個人,的確說過二十八日起事的話後,就急急忙忙穿好衣服,出了太平洋澡堂,過江回總督府報信去了。

當天夜晚,總督府內的氣氛就緊張起來了,燈火輝煌,人們進出不斷。接著就下了戒嚴令,緹騎四出,馬隊奔馳,整個武漢都沉入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之中。

125

起義的前夜,二十七日,唐才常等就得到了消息,聽說張之洞已準備動手,要對自立軍進行彈壓了。唐才常聽了,還不太相信。他過分信任外國人的諾言,自恃有日本方麵的支持,又住在英租界裏,以為張之洞害怕洋人,是不敢輕易動手的。他也看不透張之洞這樣大官吏的心腸,還準備主動過江去見張之洞,憑著師生之誼,說明利害,曉以大義,爭取他在關鍵時刻支持自立軍起義。經林圭、田邦璿等多方勸阻,他才沒有過江。

起義行動仍按原訂計劃進行。二十七日,唐才常整天都在外麵奔走,布置起義事宜,直到夜深以後,才回到李慎德堂樓上來安歇。

唐才常有個習慣,每晚臨睡之前,都要把當天送來的報章瀏覽一遍,才能入睡,否則就要失眠的。

他拉上窗簾,遮住室內燈光,不讓外漏,然後拿出今天郵差送來的中外各種報紙,逐一細看。

他首先看日文報紙。日本《台報》寫道:

中國而能中興也,天下之大幸也。中國而至於滅亡也,漢人中必有奮袂而起,更造新國,以與列強抗衡者。夫華盛頓民主之變而美得自主之權,維也納有列邦之盟而奧無亡國之禍。方今世交已新,地力回轉,全球之運,將進升平,五洲之機,亦歸中土,一旦新機獨運,愛力相聯,如俄羅斯之變法自強,如普魯士之聯邦雪恥,如美利堅之力爭立國,如法蘭西之大伸民權,則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置之死地而後存也。夫今日之支那,如大鵬之伏焉,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衝天,苟摶搖而上九萬裏,則亞洲之局,東洋之樞,輔車相依,勢無覆轍,不獨東中兩國之幸,亦我黃種之幸也。

從這些字裏行間,他好像看到了日本友人的勉勵和期望。他知道,這篇文章中所說的“漢人中必有奮袂而起,更造新國,以與列強抗衡者”,正是暗指他們而言的,讀後感到很親切,深受鼓舞。

他再看英國報紙,倫敦《泰晤士報》是這樣寫的:

此次團匪滋事,其故首在中國外患日亟,自滿蒙、台灣、旅順、膠州、威海失後,提醒了華民愛國之心,新黨欲效法日本,使中國麵目一新;而舊黨則欲驅逐外人,藉以報複,無他圖也。中國皇帝,幼好西物,幸歸新黨,知中國之急宜為者,因而有變法之舉。我英國各報所言中國皇帝易衣剪發等情,皆不根之言,不足憑信。戊戌六七月間,所下諭旨,妥臻妥善,凡英人居中國之解事者讀之,無不知中國皇帝為中國籌畫者之盡善盡美也。方是時人人皆以為中國即將革除舊弊而自進於文明之邦。其專旨在治內勸學,肅官箴,慎外交,以弭外患。設使當時英國助之,其事可成。方皇太後布置一切,收回事權,皇上乃發密諭二道:一令康有為趕速出京,其一乃求救於英國使臣。設使此時英國助之,則英國之有造於中國,豈淺鮮哉?不費一彈,不折一兵,而我英國得為中國所深信,威望可從此而著,數月前之流血遍野亦可避免,則戊戌政變,英國願助與否,其關係可謂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