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圭在李生致與官兵格鬥時,已經知道事機敗露,大事已去了,但他不願逃走。敵人既已發覺,起義既已失敗,他還能逃到哪裏去呢?他知道,失敗的責任不一定都在他的身上,海外款項遲遲還不彙來,使起義一再延期,士氣渙散,事機暴露,這是主要的原因。哥老會人員太雜,守口不密,走漏了風聲,也可能是招致這次失敗的重要原因。還有那個黃忠浩,清廷軍官,濡染已久,看來是不可依靠的。他懊悔自己那天晚上,一時遺忘,竟未能及時將自己對黃的懷疑,告訴唐才常,以便共商對策,早作防備。最後是過分信任了英國領事,失去了應有的警惕。原因是多方麵的。但他不能逃避自己的責任。他感到無顏見三湘父老,無顏見昔日的學友和無數信任他的兄弟。在這一刹那的時間內,他已經下定了成仁的決心,因此,不願逃走,而等待著官兵們上來。他被敵人捉住了。同他一道被捕的還有住在樓下的十餘名自立軍起義誌士。同時,官兵們還從密室中搜出了大量槍支子彈、富有票、中國國會入會憑單以及各種印信文件等。
夜。悲涼的夜。
他們在江漢關碼頭前,被押上了緝私水師的一艘巡邏小艇,向對岸黃鶴樓腳下駛去。
夜色中的長江,顯得特別浩瀚洶湧。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從江心小艇上望出去,那江風掀起的波濤,有時似乎比兩岸的堤岸還高,又好像兩岸江城中的千家萬戶都在遮天蓋地的波濤中起伏浮沉似的。除了漢口六渡橋至江漢路一帶,還有一片橘黃色的光焰外,武昌、漢陽和長江兩岸遼闊的原野,都是一片漆黑,沉浸在茫茫無邊的夜色裏。
天空,群星璀璨,顯得高遠而神秘。
唐才常趺坐在甲板上,默默地仰望著深邃無垠的星空,突然覺得有一種奇異的感情,湧上了他的心頭。他掉過頭去,望了望身旁的林圭,漠然說道:“多好的星光啊!”
林圭也在仰望著星空沉思。他也掉過頭來望了望唐才常,嘴角掛著一絲微笑,說道:“是啊,今晚這星光真美!”
但是,當他們意識到周圍正有著十來支閃著冷冷的金屬光澤的槍口,指向他們的頭顱時,他們又沉默了。
美麗的星空仍然在頭頂上閃爍。
小艇在浩蕩的江流中飛快地疾馳著。
垂死的封建勢力又一次獲得了苟延殘喘的小勝利。他們抓住了這支起義軍的心髒,於是,一場也許可能給予封建專製政體致命的一擊、給神州大地贏來自由曙光的人民的起義,就這樣在即將爆發的前夜,被撲滅下去,夭折了!
張之洞
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漢族,清代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麵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