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進山的“鑰匙”(3)(1 / 3)

張崇斌快速分析了這整樁事可能的來龍去脈,他意識到這夥人將這看似已無價值的索朗欲將除之的舉動,恰恰暴露出索朗身上的這個“紋身圖案”非同尋常,其隱含的意義重大!此外,他也被一個頗為矛盾的困惑痛苦地折磨著,所有線索除了說明“沙姆巴拉”洞穴的確切位置迄今仍是個安然隱匿著的秘密外,同時也意味著,神秘能量的隱藏之地極可能是在喜馬拉雅山脈中,而這個方位卻與當前的調查方向有著巨大偏差!“難道‘神山’之行又如‘赤土仙人洞’那樣,是個錯誤的方向?”這一刻,張崇斌的心緒驟沉,腦海一陣轟鳴。

“神山”,它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而岡底斯山脈貫穿於昆侖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在喜馬拉雅山脈之北,是與喜馬拉雅山脈近乎平行的呈西北—東南走向的一道山脈。此時,無論是中途放棄“神山”之行,還是改道去尼泊爾找那個近乎縹緲的線索,張崇斌都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也無法想象,那樣去做又會得到一個什麼結果,他隻知道,自己已無法承受這樣的失誤!

“張……大哥,您的臉色不好,您怎麼了?”段濤衝張崇斌問道。

張崇斌回過神來,看了眼段濤回道:“沒事兒。”說完,他又看了下表,已經過了半個多小時了。於是,張崇斌對巴特爾說道:“請你繼續開車,趕快去醫院,索朗在那兒會很安全的。”

巴特爾返回駕駛室,重新發動了車子……

3 破解“石磨的把手”

張崇斌點上一根煙,狠吸兩口,然後身體盡量放鬆倚靠在座背上,閉上了眼睛,保持均勻地呼吸,整個人看著似入睡般。但這卻是表象,當下,他的大腦卻振蕩活躍,浮影迭現:站在地球儀前,他用左手食指指著“神山”,右手的食指指著“複活節島”,兩手指相對著……一旁的“白紙扇”兩眼放光興奮地嚷著——“地球軸心”!影像一閃,“神山”出現……一座天然的金字塔,藏地高僧隱喻其為“石磨的把手”……

“‘石磨的把手’!這把深埋在心底的‘鑰匙’怎麼差點給忘記了?當初,自己不就是憑著對這個隱喻的感悟而最終鎖定了‘神山’之行嗎?”張崇斌不禁一激靈,一種激奮的喜悅自心底升騰……他再次默默地回顧起當初的感悟:“石磨的把手”這個隱喻,可謂隱諱至深。不過,古往今來,世間啟人智慧的諸多聖典隱語其實早已將各種玄機暗示給後人,“石磨的把手”也是如此。要完整地理解這個隱喻,需要將“石磨的把手”先分解然後再整合起來理解。先說“石磨”,這個名詞實際上是暗喻一種天文景觀,確切地說是指天體周期性的運動機製,若形象地描述還可以用“天體的周期旋動如同漩渦或石磨的轉動,大可如銀河係、小可如太陽係的運動”。《周髀》家雲:“天旁轉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隨天左轉,故日月實東行,而天牽之以西沒。”這裏“石磨”隱喻的是“歲差周期”運動現象。所謂“歲差”,是指地球自轉軸的傾斜度在地球沿著軌道運動的過程中持續發生進動微變的現象。在以太陽為中心、天赤道與黃道相傾成23.5度的天球中,此軸每年向西移動50秒,每72年移動一度,每2160年移動30度,每25776年移動360度,即一個“歲差周期”。

地球自轉和公轉、太陽與黃道十二宮的春分輪值和歲差周期這些天體運動機製對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和萬物生長都直接或間接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人類而言,就會以“晝與夜”“四季交替”“新太陽紀”“冰河時代”等這類詞彙來形容自然事物的周期變化和與之對應的各種身心感受,而且明白隻有掌握自然的這種演化規律,才能更好地順應並借助天時地利在恰當的時節春耕秋收、夏長冬藏,進而悟得陰陽相生、周而複始的道理。依天地這般運化,老祖宗製定出的古老曆法紀時係統,以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符號按照嚴格的規律相互排列組合,六十年形成一個循環。天幹與地支也是傳統方術推定人、事、物“吉、凶、悔、吝”必不可少的運算工具,這些看似“玄之又玄”的概念之本體和它們作為“運算係統”的術用,合起來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樸實的宇宙觀。天體在宇宙時空這般有規律地周期運行,地上萬物又契合地與之交感相應,這就如同一個設計精巧、結構精密不斷運轉的龐大機器。所謂“以天地為洪爐,造化為大工”,道家又將這些自然感悟用“造化洪爐”以喻其有機一體、造化萬物。相同或類似的認識與感悟,同樣也出現在世界其他民族諸多的古老神話傳說中,他們往往說是“諸神的石磨不停地、慢慢地轉動,而碾磨出來的往往是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