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逐夢遠方(4)(3 / 3)

古老的國度埃及

傳說中的金字塔

埃及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它誕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有著眾多的古跡和神奇傳說,讓人心馳神往。

首都開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而今卻十分繁華,也許因為油價便宜,街道上是川流不息的車輛,以至塞車非常厲害。到處是高樓大廈,隻有依然保存完好的眾多清真寺,顯示著它悠遠的過往與輝煌的曆史,讓古老與現代和諧共存著。

到達開羅的時候,天色已晚,夕陽正在落下,大巴從熱鬧的市區開過,途經一片荒無人煙的老城區,一座清真寺在落日餘暉中成為剪影,血紅的夕陽被塔尖挑起。寺前是一片空寂的廢墟,但卻灰塵彌漫,一片霧蒙蒙,給人感覺到了另一個星球上,如同科幻片中人類在其他星球上建的城市留下的空殼,又好似紛亂的世界末日景象……驚鴻一瞥中看到的畫麵,留下令人震撼的印象。

到達入住的五星級酒店,又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金碧輝煌的大廳,身著製服的服務員彬彬有禮,行李進酒店還得過機場那樣的安檢電子門……一切是那麼現代化,這樣的反差讓人回不過神來。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國家的象征,在一片黃沙漫漫中,我終於見到了它——居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首的胡夫大金字塔。它的旁邊還有兩座小金字塔,更襯得它是那麼的巍峨雄偉,高不可攀!

烈日當空照著,身著阿拉伯長袍的男子騎在駱駝上,背景就是這巨大的金字塔……這場景簡直就不像是真實的!在很多圖片上,早已見過它的樣子,在國內一些公園裏還見過微縮的景觀——可那怎麼能和真跡相比!它是這麼的宏偉,巨大的石塊就是奇跡!當你真的來到它的麵前,仰望著它,才能體會到它的偉大,並由此生出崇敬之心。

這些巨石在那個年代如何采集、搬運和修建?有人認為是外星人建造,我卻想,會不會真的有巨人的呢?也許以前的古埃及人就是身材高大、力大無比的巨人呢?後來,他們像恐龍一樣絕跡了……如果說它是法老的陵墓,他為什麼需要如此大的墳墓?何況至今也沒有在裏麵找到胡夫法老的遺體。

我不知不覺圍繞著它走了一圈,完全忘記了時間,以至掉了隊。它太大了,繞行一周就費時不少,還來不及細細地體會……它是如此的簡單,既無繁複雕刻,三角造型又乏善可陳,可它又是那麼的複雜,層層疊疊的巨石不用任何黏合重在一起壘上了天,在技術上讓人感到驚歎!它曆經歲月摧殘而不倒,以至埃及有句諺語來形容它的不朽:人類懼怕時間,時間卻懼怕金字塔。

很早前就聽過關於法老詛咒的事,說那些進入塔內打擾了他的人都會死去,所以我沒敢進去參觀,裏麵早就空空如也,也沒什麼看的。不過後來在帝王穀,去看了一個國王的陵墓,那是一個荒涼的山穀,光從外觀上看,絕對想不到地下建著巨大的陵墓,埋藏著無數珍寶。據說就是因為金字塔太招盜墓者,國王們才轉而修建地下陵墓。當然現在裏麵早就沒了棺木和珍寶,隻餘滿牆彩色的壁畫,讓人很驚歎是什麼顏料能保存這麼久不褪色。

胡夫金字塔東側,是同樣著名的獅身人麵像,關於它傳說不一,不知到底是以胡夫的樣子還是按怪物斯芬克思的樣子雕刻的,人們一般認為它是用來鎮守法老墓地用的,是智慧與勇猛的結合。

近看這座著名的雕像,發現它風化得很厲害,隻剩下一個大致的輪廓了,不僅鼻子沒了,麵部其他五官也都模糊不清。經過了幾千年的風吹日曬,也難怪會如此,據說還常常被風沙掩埋,需要清理才能得見天日。獅身人麵像兩爪之間有塊記夢碑,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三千多年前,托莫王子來此狩獵,歇息時睡著了,夢見石像對他說:“沙土憋得我透不過半點氣來,假如能去掉我身上的沙,那麼我將讓你為埃及的王。”王子蘇醒過來後,便找人來把獅身人麵像從沙土中刨了出來,後來他果然成為法老王。

不管石像多麼破損,遠看它依然很有氣勢,與身後的金字塔相互輝映,它自身的傳說也讓它更增加了神秘的氣氛。我想,如果沒有這麼多的遊人圍在它身邊,我能在一片黃沙漫漫中獨對它,那麼它就不再是一個旅遊景點,而真的是一個神跡。可能我會感到有點害怕,或是感到敬畏。

埃及境內已發現一百多座金字塔,這片土地正因有了這些金字塔,才顯得如此的神秘莫測。它是埃及無數神奇之最,科學家考古學家也不能揭開它的奧秘,而我隻能站在它的外麵,仰望著它的神奇,讓數千年的時光,從腦海裏一一掠過。

巨人的宮殿——盧克索與卡納克神廟

比起金字塔來,埃及的神廟更值得一看,金字塔造型簡單,一目了然,而神廟複雜精致,更有建築藝術的美。相同的是,它們都非常巨大恢弘,使我覺得那是巨人的宮殿。

卡納克神廟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神廟,是法老們獻給太陽神和月亮神的廟宇建築群,規模宏大,全部用巨石修建,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古建築物之一。入口處兩側有一排羊頭獅身的雕塑,每隻羊前站立著一個拉美西斯二世雕像,這就是著名的公羊之路。拉美西斯二世似乎很搞個人崇拜,到處都是他的雕像,有時把皇後也帶上,有一個巨大的站立雕像,皇後雕刻得較小,站在他的兩腿之間,這種造型挺有意思。另一處的坐像也有皇後,據說就是按皇後的樣子雕的,拿現在的眼光來看,皇後也是很美的,非常端莊大方。

使我最感震驚和難忘的是那些巨大的頂天立地的石柱,由一百多根石柱組成了一個大廳,如同石頭的森林。石柱粗得幾個人都抱不過來,高數十米,讓人驚歎為何會建得這樣大,是想用這樣的雄偉壯闊來給人莊嚴的神聖感?還是不建這麼大,不足以顯示對神靈的虔誠?

石柱身上刻有圖案,比較簡單粗糙,還有些象形文字,有點像小孩子的塗鴉,反而更有遠古的味道。陽光從柱頂照進來,石柱間半明半暗,有些地方投下巨大的陰影,有些地方又明亮得炫目,光影間給人一種神秘又幽深的感覺,漫步其間仿佛籠罩在神光之中,行走在時光之中,感到自身無比的渺小。

神廟裏有埃及最高的方尖碑,它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所立,重達三百多噸。真想不出當時是怎麼切割和運送的,那還是鐵器尚未發明的石器時代,用石頭如何切下這麼大塊的石料?據說以前表麵還鍍有金子,當太陽升起時,碑上的光芒照耀著大地……那是何等的燦爛輝煌!

神廟很大,感覺到處是廊柱,仿佛穿越層層疊疊的曆史之門,徜徉其中,不相信神靈的人也會感受到神靈的存在,它們正透過悠遠的時空,注視著我們。

盧克索神廟和卡納克神廟離得很近,規模僅次於卡納克神廟,建築風格也差不多。它的大門氣勢非常雄偉,很厚重,又那麼高,直上雲霄似的。門前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兩尊坐著的石像,也無比巨大,需要仰視。門邊還有一根方尖碑,原本是兩根,其中一根被總督送給了法國國王,如今位於巴黎協和廣場。想起那年去法國的時候,曾經看到過那根方尖碑,想不到事隔幾年,我會來到它所在的神廟,看到和它相同的另一根。這中間不僅隔著方尖碑的時空距離,還隔著此時的我與幾年前的我的時空距離,讓我有一種莫可名狀的奇異感覺。

盧克索神廟裏也有巨大的柱子,形狀是紙莎草捆紮狀的(紙莎草是古埃及人製紙的一種水草),柱頂呈傘形花序狀,造型優美。和卡納克神廟一樣,這些柱子以及所有的建築,看起來都是土黃的顏色,給人感覺是泥土做成的,但實際上都是石頭,為什麼石頭會像黃泥一樣的質感呢?是風沙吹拂,還是因它本身就曾被風沙掩埋?不管怎樣,它的厚門、巨柱、高塔都是那麼恢弘,令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隨後幾天裏,我們還看了埃及最古老的聖卡拉梯形金字塔、孟菲斯博物館、埃及博物館等等,裏麵有著眾多古老的藏品,動不動就有幾千年曆史,最遠的有五千年以上,想起來感到非常浩渺久遠,而它們又是那麼精致,難以想象當時製作這些東西的技藝已經如此高超。

博物館裏展出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木乃伊,挖出的內髒盛放在另外的箱子裏,覺得有點受不了這種死去之後還要被挖空分開保存的方式。製成木乃伊並不是法老的特權,平民死後也要被製成木乃伊,因為他們相信屍體並非無用的軀殼,隻要保存肉體,讓靈魂有棲身之處,就能轉世再生。

有人說,埃及的神廟就像一本讀不完的曆史書,其實博物館更給人這樣的感覺,而我如一個識字不多的孩子,無法閱讀領會它所有的精妙,隻能帶著這膚淺的記憶,又匆匆離它而去。

亞曆山大與紅海

來到埃及第二大城市亞曆山大,才知道埃及不僅有著名的古建築、厚重的曆史,更有美麗的自然景色。從海濱大道上望去,豔陽照耀下大海湛藍,沙灘片片,綠樹與傘形遮陽草棚相映,很有度假休閑的味道。海濱大道很長,沒有盡頭似的,海邊房子粗看很繁華,細看卻發現不少破敗了,牆麵斑駁,空著荒在那裏。海景房啊,多浪費啊。

這裏天氣炎熱,日照很強烈,陽光刺目讓人睜不開眼,但因為這明豔的太陽,陽光下一切色彩都那麼鮮明,藍的海,黃的沙,綠的樹,紅的花,白的雲,色彩十分繽紛。我一邊感歎果然是非洲啊,這麼熱這麼烈的太陽,一邊又感歎這綠樹紅花的,哪像是沙漠城市呀。

海邊有亞曆山大燈塔遺址,它也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因為曾有埃及皇家喜船駛入海港時觸礁沉沒,國王下令修建了這座導航燈塔,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白天用鏡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導船隻。後來燈塔毀於一場地震,人們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城堡,埃及獨立後,城堡改成了航海博物館。

雖然現在已經看不到它的原樣,城堡依然吸引了無數遊客,大海邊上它古樸的建築、滄桑的黃色與藍色的海水相互輝映,加上海麵漂著的幾艘淡藍小船,如一幅雋永的畫麵,也很有異國風情。

亞曆山大還有著名的龐貝柱和夏宮,聞名遐邇的龐貝石柱如今成了亞曆山大城的標誌,夏宮是埃及最後一個國王的宮殿,在一個環境清幽的花園內,麵對美麗的地中海,風景十分優美。花園內花木繁茂,有許多高大的椰棗樹,看起來和椰子樹很像,結的棗子很甜卻有點澀口,不是很好吃。

在亞曆山大吃了一頓海鮮大餐,魚、蝦、螃蟹全都色香味俱全,海鮮湯更是鮮美可口。埃及傳統食物也很好吃,在孟菲斯吃到非常美味的烤餅,餅是中空的,可以夾進各種爽口的小菜,用粉絲加調料炒的飯更是香極了。再加上清甜的甘蔗汁,味道極其純正的果汁,埃及的美食真是令人難忘。

去紅海的路上,因為要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享受了一回警車護送的待遇。十一年前盧克索曾發生恐怖分子用衝鋒槍掃射遊客事件,埃及政府為了挽回占國民經濟三分之一的旅遊業,設立了多達三萬人的旅遊警察隊伍,免費為遊客提供保安。去埃及前有朋友說,那裏很亂啊,你還敢去?但實際上埃及是個很重視旅遊業的國家,不僅酒店建得很豪華,遊客在這裏享受到的服務也是很周到的。

撒哈拉沙漠,這個隻從地理書上讀到的地名,這個在三毛書中備感神秘的地方,想不到我能親眼看到它,真是感慨萬千啊。也許因為經過的隻是它的一小部分,沒看到大片的沙漠,見到的是黃色的山丘,一片荒涼奇異的感覺。

入住紅海度假村,很大很美的一個地方,全是獨立別墅,房間有寬大的露台,窗前白紗飄揚,望出去綠樹紅花,一個個藍色的遊泳池,以及海邊剪影似的棕色草棚,是很浪漫的度假勝地。

紅海並不是紅的,而是非常非常的藍,比愛琴海還要藍似的,藍得都發黑了,雪白的浪花湧來,和深藍的海水相映很美。顏色雖然深,但海水十分清澈,能見度很高,水下生長著大片五顏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是世界上最適宜潛水的海域之一。

回程時車奔馳在臨海的沙漠公路上,看到紅海與撒哈拉沙漠直接相連,望去一邊是藍黑的海水,一邊是金黃的沙漠。在印象中,沙漠是和水沒有關係的,海也是跟沙漠聯係不上的,可在這裏,兩者竟然湊在一塊共存,兩者的顏色如此濃烈的對比,這樣奇異的景色從未見過,十分震驚和難忘。

回到開羅夜遊尼羅河,燈火璀璨,又讓人重回現代文明,忘卻它的古老悠遠。船上也有歌舞表演,導遊說埃及是肚皮舞的發源地,但還不如在土耳其看到的跳得好。倒是另一種沒有見過的旋轉舞十分精彩,一個小夥子一刻不停地轉了半個小時,華麗的服飾一層層地轉起來,好像一把大傘,又像盛開的鮮花。

埃及特產很多,香精、雪化石、首飾、棉製品、各種精美的工藝品看得人眼花繚亂。最令我喜歡的是紙莎草畫,它是埃及的國花,當地特有的一種水生植物,紙莎草做紙比中國的造紙術還要早許多年。這種紙的特點是不怕潮,可以隨意卷折,即使撕裂或拆離,仍然可以再造成紙。紙草畫用色明亮絢麗,畫的多是神話傳說,富於裝飾意味,這種畫據說保存千年以上不變色。紙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用它製成的紙草畫也是去埃及最值得購買的紀念品。

埃及是此行待得最久的一個國家,然而麵對它博大精深的古文明,仍是蜻蜓點水般掠過。但此生能來到這片神秘的土地,仰望著它的古老與恢弘,哪怕膚淺而匆匆,也是永生難忘的生命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