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牧萬裏荊襄爭雄 第四五九回 國士之謀(1 / 2)

“曹操,兵不過三千,將不過三人,便是讓他入了那太行山,借山勢之利而固守,亦不過不時之疾也,若待我等安定了徐,兗,司三州之地,退了蘇賊之兵馬,區區曹操,隻需兵馬八千,上將三五員,不出一月,必能生擒其於主公帳下矣。”

此時,在這一片明亮的皇宮大殿前,田豐,這位名重於河北的首席謀士,此刻確正在侃侃而談,從容自若,揮灑間確是一片神韻。

應該說,田豐,他的剛直的性格,就注定了他這一生都不會有什麼痛快的時候,所以,在田豐居於袁紹帳下之時,就算袁紹明知道田豐乃是天下絕頂謀士之一,完全是一位可以比肩於曹操帳下郭嘉,蘇策帳下賈詡,劉備帳下諸葛孔明的絕頂謀士,但是,就因著田豐的性格,袁紹確是一度的冷落於田豐,甚至直至最後,發展至袁紹一怒之下,把田豐給關入死牢,隻等著他官渡大勝之後回來,而把田豐給處死。

由此可見,在田豐的前半生,應該說都是一片灰暗之色的。

但天可憐見,臨到晚來,確讓田豐碰上了這位性格大變的袁術。

此時的袁術,經得淮南之變後,雖然袁術仍然是那個袁術,智力淺溥,仍然是無能與無用的代名詞,可是,經得淮南的巨大失敗後,袁術在性格上確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時的袁術,冷靜,霸道,雖仍是胸中無謀,但是他確懂得重用於善謀的田豐,沮授,閻象等謀士,善於用大將顏良,文醜,紀靈,審配等人,而把個些無謀之輩如逢記,郭圖等一並兒給趕得遠遠的,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其實,做為主公,他並不需要你有多少能幹,做主公,完全就取決於兩點,一是知人善用,二則是懂得把握大方向,有此兩點足矣。

比如劉備,比如劉表,比如孫權,這些人,其本身的才能並沒有太過於出色的地方,但他們確是懂得用人,懂得如何去指揮人。

如那劉備,他隻是一織席販履之輩,家中窮困,就算讀了些書,也隻是因著要借那大儒盧植的名頭行事而已,其本身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才能,但是,劉備他能識人,但更能用人。

在那涿郡,劉備一眼就相中了關羽,張飛這兩個萬人敵,然後再用計與他二人結拜,再加上從小就與劉備相善的謀士簡雍,這一個有武將又有文臣的初期班底也就算成了,而劉備在這個班底的基礎之上,再指定一個方向,比如先期就是討黃巾以立戰功,好受封一地以為根基,中期則是四處尋找屬於自己的地盤,而後期就是征霸天下,大方向上,僅此而已。

再比如劉表,劉表乃是八顧之一,才能是有,可是那是品德與文學方麵的,於軍政上,劉表也是抓瞎的份,但是劉表他能用人。

當初劉表隻身入荊州時,第一點就是重用荊襄大族其妻弟蔡瑁,以及蒯家,以蒯,蔡二家再穩住荊襄其它大姓,然後劉表從容而入主荊州,在其掌住了手中大權後,馬上發兵以征討荊襄,不出數年,荊襄在劉表手上就成了天下最富有的州郡之一。

再比如孫權,孫權雖然接的是他兄長孫策的班底,但是孫權接手的時候,手頭上幾乎是沒權利的,其底下人馬更是分成了好幾派。

有跟隨其父孫堅征戰天下以程普,呂範為首的老一輩武將與謀士,有跟隨其兄孫策征討四方的年輕一輩的謀士與大將,其中又以都督周瑜,內政則以張昭,張紘這三人為主,當然,還有一派則是以江東大族如朱恒,朱然,顧雍,虞翻這一票江東本地大族為主的一係人馬。

如此一來,整個江東之地又是另外的一個三國戰場。

但是,就在這種條件之下,孫權接手後,他卻懂得用人,更懂得指揮人。

他先是重用周瑜,張昭,朱恒,以及老將一係的程普,黃蓋等人,然後,定出方向,那就是為父兄報仇,打荊州。

如此一來,等到江東之地打完荊州回來,孫權上位已經是掌上實權,抓住整個江東之地的政權了,然後不等所有大將們反映過來,孫權又定出第二個方向,打交州。

這就是孫權的策略。

如此可知,做為主公,如袁術,蘇策這等人,雖然他們本身是沒有什麼太大的能力,屬於那種文不成武不就的類型,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去把握好這個方向,懂得去用手下的謀士與大將,讓他們去主導一切。

當然,天底下並不是說也沒有那種自力更生強大的主公,比如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