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桃花仙-董雙成外傳(1)(1 / 3)

我有蟠桃樹,千年一度生。是誰來竊去,須問董雙成。

初次見到東方朔,是在長楊宮外的那片桃花林中。

那是三月初三的天氣,不曾下雨,湛藍的天空晴好喜悅一如結伴出遊的紅男綠女。寒食的季節,長安內外皆無炊煙。

東方朔在桃花林中彈一首不知名的琴曲。風自林間過,吹落枝上桃花。花瓣飄然而下,沾滿他青色的衣襟。在落英繽紛間,他麵容俊美仿若謫仙,讓人不由地心生警惕。

一曲卜畢,他起身,將琴負於身後。笑望向我,輕聲道:“雙成!我已經等你千年了。”

我錯愕,望入他一雙幽深漆黑的眸。這個人,難道與我相識?

他遙指長揚宮次第的宮宇,白牆之上覆蓋著淒蒼的黑瓦。“我暫居於此,候你前來。今天是我即將離去的最後一日,本以為我們今生亦會無緣,但你終於還是來了。”

遠遠近近的桃花處處開放,似生機盎然,卻又氣若遊絲,微風輕拂,便灑落一地芳魂。

他一身青衣靜默,帶兩袖西風。

我得道成仙,已曆千年之久。

在人間之時,我住在錢塘江畔,以種桃為生。我最初的食用桃花不過是一時興起,在姹紫嫣紅的桃林之中,見到那片片的花雨,生命便是在飄落的瞬間凋零。

我鬼使神差地將桃花瓣放入口中,自此養成了服食桃花的怪癖。

那時我是十六歲的少女,未經人事,對於塵世的看法單純而淺薄。因家傳道法,自幼修行,一向身輕如燕。閑暇無事之時,我采擷春末的桃花,春分的露水,夏至的雨水,秋分的初霜和冬至的初雪製成百花丹。這丹丸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出奇之處,但久服之下,身上自然帶有桃花的香氣。

不久後,我吹笙飛升,位列仙班,成為昆侖仙境的女仙。因為身帶桃花香氣的原因,姐妹們都戲稱我為桃花仙子。

塵世之人是無法想象仙人的生活的。

世人大多豔羨神仙,以為功名利碌愛恨情仇全都可以拋下,若是能夠習得道法,白日飛升,這一生才算是有個圓滿的結局。哪怕是修得長生不老之法,成為地上的散仙,也是很不錯的選擇。總勝過碌碌終日,卻不敵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一朝命盡,就算是貴為君王腰纏萬貫,也隻能徒歎奈何。

但若不是真的做了神仙,又怎會明白神仙是一種多麼寂寞可憐的職業?

我初入昆侖仙境之時,蟠桃樹結實了。那桃樹是千年才結一次實的,不多不少隻生出三十六顆桃子,每一顆都豐滿圓潤,鮮紅欲滴。這桃子是世人一心想得到的寶物,凡人吃了便能羽化飛升,仙家吃了可以平添許多修為。

我那時亦如同凡俗之人,對於傳說中的仙家聖物蟠桃充滿了好奇與渴望。乍見到一樹的蟠桃,又驚又喜,那種心情罄竹難書。姐妹們卻都冷漠,誰也不願多看樹上的桃子一眼。

我拉住第一個經過我身邊的仙子,“蟠桃結實了。”

仙子淡然掃一眼桃樹,“有什麼希奇?你以後的生命無窮無盡,總能看到蟠桃結實。”

我怔怔,正如她所言,我以後的生命無窮無盡。凡人的壽數不過百年,無緣見這千年一結實的蟠桃,可我們不同,我們是神仙。

我喜悅的心情因此而逐漸受挫,並在以後的修行歲月中越來越淡然。

有誰知道修行是怎樣一個千篇一律的過程?這裏沒有日夜寒暑,完全依照著人間的歲月來計日。我在蟠桃樹上刻下我所度過的時日,每過一天,便畫上一道痕跡,人間月圓之時我又會畫上一個圓圈。十二個圓圈之後,便是一年過去了。遇到閏年之時,則會有十三次月圓。

我在人間之時,從不如此認真計日,亦無需我多此一舉。年節之時,自然會有旁的人提醒,就算離群索居,出外采買生活用品時也能夠感覺到人間氣息。

千年以降,蟠桃樹上畫滿了密密麻麻的痕跡,我因而知道了仙子的寂寞。

寂寞――永無止境的寂寞,或者這便是長生不老的神仙都要付出的代價吧!

一千年的歲月是千年如一日地經過的。千年以後,蟠桃再一次開花,又要結出三十六顆桃實。我已經再無任何期待的心情,蟠桃開花也好,結實也罷,那不過是無盡歲月中的又一個計年方法。每當蟠桃開花的時候,我便知道,我又老了一千歲。

但金母娘娘卻命我遊曆人間,她並不曾說起原因,我也不曾追問。仙子們的好奇與銳氣都在無盡的歲月中消磨殆盡,她們忠誠地執行著金母娘娘的每一個指令,從不問原因,也不想知道結果。

結果永遠不會出乎意料,一切都是如此理所當然,順理成章。

離開昆侖以前,金母娘娘交給我一個桃核,“這是蟠桃之子,我希望你能夠找到一個地方將它種活。”

她說,“隻有你深知桃花之性,隻有你可與桃花菁魂相依。”

我將桃核深藏於袖內,誠如娘娘所言,我一生沉浮,生生死死,起起落落皆因桃花。

“你知道我會來?”我忍不住問東方朔。

他笑笑,“若你不來,我還會等一千年。”

我好奇地打量他,不過是一個凡人,雖然頗有些道氣,但絕不是散仙之類可長生不老的生靈。他如何能夠活得過一千年?

我雙眉微揚:“莫要說千年,百年之後,你便已經老了,死了!如何還能夠再等千年?”

他不動聲色地笑:“死了,還有來生,再死,還會有來生。隻要我的靈魂不滅,我便會一直等待著你。”

我一怔,無言以對,我是一個沒有來生的人,因為我的今生永無止盡。